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四川省绵阳市梓潼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健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键.【分析】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如碱金属元素、第IB族、第VIB族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元素,与卤素相结合时可能形成共价键、可能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如碱金属元素、第IB族、第VIB族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元素,与卤素相结合时,如果结合生成HCl,则只含共价键,如果结合生成NaCl等,只含离子键,故选C.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2O2与H2O反应:Na2O2+H2O=2Na++2OH—+O2↑B. 铜与AgNO3溶液反应:Cu + Ag+ = Cu2+ + AgC. 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FeO + 2H+ = Fe2+ + H2O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 +OH-═ CO2↑+H2O参考答案:C【详解】A. Na2O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Na2O2+2H2O=4Na++4OH—+O2↑,A错误;B. 铜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Cu+2Ag+ =Cu2+ +2Ag,B错误;C. 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水:FeO+2H+=Fe2++H2O,C正确;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HCO3—+OH-=CO32-+H2O,D错误;答案选C。
3. 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B>A>C C.B>A>C>D D.C>A>B>D参考答案:B略4. 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原子数最多的是A. 64 g SO2 B. 3.01×1023个N2C. 0.75 mol H2S D. 36 mL H2O参考答案:D【详解】A. 64 g 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B. 3.01×1023个N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C. 0.75 mol H2S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75mol×3=2.25mol;D. 36 mL H2O的质量是36g,物质的量是2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根据N=nNA可知原子数最多的是选项D答案选D5. 下列有关电解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一般用铁作阳极,碳作阴极B.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C.对于冶炼像钠、钙、镁、铝等这样活泼的金属,电解法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工业方法D.电解精炼铜时,用纯铜板作阴极,粗铜板作阳极参考答案:A略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参考答案:C 7. 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a+、Yb -、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mXa+与nYb-,得m+a=n-bB. 离子半径:Yb->Z(b+1)->Xa+C. 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由于mXa+、n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m-a=n+b,因此选项A错误B.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来说,核电荷数移动,离子半径就越小因此离子半径:Z(b+1)-﹥Yb-> Xa+C.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 D.核电荷数Y>Z,核电荷数越大,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稳定性Hb+1Z一定小于HbY8. A由Al2O3、Fe3O4、Al、Cu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设计成分分析方案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当m1>m2时,溶液a中阴离子只有1种B. 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涉Cu+2Fe3+=Cu2++2Fe2+C. 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Al,可取A加入适量稀HClD. 当m2-m3=2.96g,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g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当m1>m2时,说明至少有Al2O3、Al两者中的一种,且生成了偏铝酸钠溶液,而过量的氢氧化钠,阴离子不至一种,故A错误;B、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发生Cu+2Fe3+═Cu2++2Fe2+,故B正确;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水,无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在,可取A加入适量稀HCl,如果有气体产生,证明铝的存在,故C正确;D、因固体质量改变的金属氧化物的溶解,和三价铁与铜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Cu+2Fe3+=Cu2++2Fe2+,Fe3O4~2Fe3+~Cu,也就是四氧化三铁和铜的物质的量大于1:1,m2-m3=2.96g才符合,最小值为1:1,即2.96g×232÷(232+64)=2.32g,故D正确。
9. 至少距今30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人类最早适用的硅酸盐材料 B.玻璃在加热融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玻璃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一定要用玻璃塞参考答案:C10.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B. 已知2C(石墨,s)+O2(g)===2CO(g)ΔH=-221 kJ·mol-1,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 kJ的热量D.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 ===H2O(l) ΔH=-285.5 kJ·mol-1参考答案:D【详解】A. 氢气的燃烧热指的是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571 kJ·mol-1,A不正确;B. 已知2C(石墨,s)+O2(g)===2CO(g)ΔH=-221 kJ·mol-1,在该反应中,石墨没有完全燃烧生成CO2,故石墨的燃烧热不是110.5 kJ·mol-1,B不正确;C.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不可能生成2mol NH3,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4 kJ ,C不正确;D. 指的是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 ===H2O(l) ΔH=-285.5 kJ·mol-1,D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D,本题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升华共价键被破坏 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Na 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参考答案:C12. 下列各物质物质的量都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 CH4 B. CH3CHOC. C2H5OH D. CH3COOH参考答案:C【分析】分子式为CxHyOz可以写为CxH(y-2z)(H2O)z的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 = x+,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1mol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1+1)mol = 2 mol;B. 乙醛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 = 2.5 mol;C. 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 = 3 mol;D. 乙酸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2+)mol = 2 mol,通过以上分析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乙醇,C项正确;答案选C13. 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 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C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CO煤气中毒 煤炭的不完全燃烧参考答案:D14. 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一般是(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B.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元素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D.元素的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参考答案:D略1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工生产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超声波、压强和催化剂等B.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的C. 可逆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相等的现象D. 化学限度(即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改变反应条件,提高产品的产率参考答案:D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错误;B.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快慢的,化学反应的限度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的,B错误;C. 可逆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现象,但各物质浓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D. 化学限度(即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改变反应条件,提高产品的产率,D正确,答案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1分)(1)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①第5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仪器②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