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修订编选.pdf
2页小高:http://www.jia- 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 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 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以往,幼儿的美术活动通常是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这种集体活动教学往往更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创造 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忽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使幼儿在被动地模仿和服从中,丧 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 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 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 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使更多幼儿喜欢上了美术活动,更在其操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挖掘了材料的最大功用 1、丰富的材料增强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 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以往单一的美术材料往往使幼儿学 得较为乏味,也无法使其对美术活动保持长久而浓厚的兴趣,而美术区域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 学模式,让幼儿体验到了丰富的生活材料所带来的快乐如:我们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 有: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泥工工具有:剪刀、浆糊、橡皮泥、牙签、抹布等;还可 投放一些辅助工具如:棉签、亮片、各种纸、布等;废旧材料也请孩子们共同收集,如:塑料管、 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时,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 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用,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活动中,我们不会因为“卫生”而收 起了颜料盒;不会因为幼儿的“乱张贴”而藏起了浆糊相反,我们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件反穿衣、 在美术区中铺设桌布、并布置创意空间主题墙在具体操作中,让幼儿自己制定计划,让幼儿 始终处于开放、自由的状态进行创作活动由于美术区域中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幼儿 的想法不受材料的限制,自由选择,尽情发挥 因此,幼儿创作的作品可谓是千姿百态,充分表达 了自己的想法 如:在表现猪的时候,有的幼儿会用蜡笔在纸上进行丰富的构画,有的幼儿会先 用陶泥捏出猪,有的用纸剪出猪,然后再进行描绘。
在幼儿与材料的作用中,幼儿们新奇的构思 与大胆的表现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不仅画得形态各异,而且表情、 动作都非常生动、 有趣 从中,增强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创作兴趣 2、材料重组,合理利用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与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影响在我们搜集的材料 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区角活动中,有的在经过加工组合以后更能发挥材料的最大功用如 一个个空可乐瓶,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或漏斗状,或杯状等自制成玩米工具,;又可在瓶上剪出嘴 巴、眼睛,加以装饰,让小班幼儿进行“喂娃娃”活动等等又如:碎布一般放在“手工角”,如果我 们把碎布进行加工,剪成各种形状,就可放在“动动小脑筋”中进行分类或排序活动;在形状中间 缝上纽扣眼,又可放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进行扣纽扣的练习这样,把现有的材料进行加 工制作,就丰富了材料的多变性和可操作性, 3、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层次 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的幼儿其发展状况不同,因此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的知识 基础和实际能力出发来决定活动角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比如:在穿珠子的活动中,不同的材料能够产生不同的作品,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A硬绳: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穿珠活动,少数幼儿在穿珠时还有一定的难度,手眼协调不是 很好。
B 绳子有硬有软: 能力强的幼儿已能够用软绳进行穿珠,幼儿基本能把木珠穿成一串,少 数幼儿也能找同种颜色的珠子穿在一起 C 软绳: 幼儿都能用软绳穿珠子,三分之二的幼儿能够按粗细、 颜色的规律进行有目的地 穿珠 D 细绳: 幼儿都能较好地进行穿珠活动,并且规律性较强,特别是对细小的珠子表现出极 其强的挑战性 二、“主题”形式的开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又要避免幼儿表现形式多、杂而无 主线的情况因此,以“主题”形式开展,较为适宜 主题活动的时间,我们通常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不定期更换主题活动的内容,我们善于从 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美术表现题材,还根据幼儿最热门的“话题”来确立主题主题活 动的内容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了幼儿内在的活动动机;主题活动的形式顺 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使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适当的介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材料,也需要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的作 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区域中,我们投放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工艺美术品,如:名画、工艺盘、 瓦片、国画等,这些作品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
可是幼儿对于 作品的欣赏往往仅凭自己的喜好判断,无法理解作品深刻的意境此时,我们就必须适当介入, 以开放性的言语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研究画法;启发幼儿对比思考、展开联想;诱发幼儿的艺 术直觉和创造潜能让幼儿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扩展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表现方法所产生 的艺术效果;得到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并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也提高了欣赏技能、提升了审 美概念 总之,区域活动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幼教改革的需要 它符合新纲要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让幼 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变成现实 我相信,随着幼教观念的不断更新,随着我们摸索区域活动教学 的进一步完善,区域活动将会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幼儿教育中一朵 绚丽的奇葩我们大家应该承认和看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也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充分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 努力与孩子共同创设丰富而多变、 自由而广 泛的学习空间,支持推动我们的孩子自主而轻松地探索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