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第五单元《故乡的亲人》教案设计.pdf
1页· 13 · 艺术借鉴 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 第五单元《故乡的亲人》教案设计 但伊华 [ 教学内容 ]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故乡的亲人》 [ 教材分析 ]《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 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 C 大调,4/4 拍,结构为再现的单二 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格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 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诗 风格 [ 教学目标 ]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能用连贯的气息,圆润的声音演 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3)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 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故乡的 亲人》 [ 难点 ] 了解二段体曲式;歌曲一音多字的准确演唱; 歌曲情绪的对比演唱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童声合唱《静夜思》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古 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 走遍天涯海角, 浓浓的思乡之情, 总是常驻心间这节课,我们将要学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 创作的歌曲《故乡的亲人》。
二、充分聆听,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 (1)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1851 年,曲作者福斯特离开 了自己的家乡来到辛辛那提州工作,感到远离家乡亲人的 孤独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故乡的亲人》表达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了解曲作者福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 福斯特(1826—1864)美国歌曲作家,被称为“美国 歌曲之王”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自幼酷爱音乐, 自学成才福斯特一生创作了2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 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多以欧洲赞 美诗和黑人民歌为素材,感情真挚,略带感伤色彩,表达 了他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和对黑人命运的同情,富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故乡的亲人》被定为佛罗里达州州歌,《我 的故乡肯塔基》被定为肯塔基州州歌此外还有《奥,苏 珊娜!》、《老黑奴》、《美丽的梦神》和《金发的珍妮》 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2、复听音乐 (1)仔细聆听音乐,说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和 乐句,用字母表示其曲式结构图 生: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所以它的曲式属于 两段体 两段体概念: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歌(乐)曲形式称为 二段体。
第二乐段可以是第一乐段的补充发展,也可以是 对比发展其图示为 A+B 3.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1)思考:仔细聆听老师范唱,体验歌曲的情绪, 说说歌曲的两个乐段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 师结语: 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旋律平稳、柔顺、连贯 第二部分:节奏舒展,旋律明亮、开朗 (2)师:旋律的重复是歌曲创作常用的一个手法, 请你试着找一找歌曲中重复的乐句,并试着唱一唱,说说 旋律的重复对歌曲起到什么有作用? 生: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能很准确的听出歌 曲中重复的乐句 旋律的重复让我们的歌曲更具有整体性, 对歌曲的情绪也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三、学唱歌曲 过渡:同学们刚刚都听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我们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 这份对故乡的浓浓情意学唱歌曲 (1)按照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 准确节奏 (2)唱歌谱: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视唱歌谱,进 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要求学生轻声跟琴用连贯的气息唱谱 (3) 学生用 “yu” 模唱歌曲, 引导学生轻声高位置的演唱 (4)学生跟琴唱词 演唱提示:气息连贯, 旋律线条流畅;情感随音乐起伏, 音色柔美,以情带声;注意两乐段间音乐情绪形成对比(A 段平稳 B 段明亮);歌曲结束句要渐慢、音量轻,音乐把 人们带入遐想的空间;歌曲用中速演唱;注意切分节奏。
(5)感受力度记号对歌曲情绪所起的作用 f(强)p(弱)m(中)mf(中强)mp(中弱) 师:请同学们在每个乐句上方框内标上力度记号,体 验歌曲的情绪,并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完整演唱歌曲 (7)采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如女生领唱;师 生接龙唱 四、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学唱了福斯特的二段体曲式歌曲《故乡的亲 人》 , 他用音乐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 同学们,课堂是短暂的,但知识是无穷的,友谊是长久的, 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扬起爱的风帆,在音乐 的海洋中找到理想的彼岸谢谢大家!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外国语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