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矿物油再生年产1.5万吨燃料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125页长沙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矿物油再生产年产1.5万吨燃料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由来 11.2 编制依据 21.3 评价目的和原则 51.4 评价工作重点 5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61.6 评价标准 71.7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01.8 环境保护目标 112 项目概况 132.1 项目基本情况 132.2 产品方案 132.3 建设内容 142.4 主要原辅材料、能源 172.5 废油及产品储运方案 182.6 主要生产设备 193 区域环境概况 203.1 自然环境概况 203.2 社会环境概况 234 工程分析 314.1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14.2 有关平衡 334.3 工程污染源分析 34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445.2 水环境质量现状 455.3 声环境质量现状 495.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50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6.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6.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77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707.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707.2 水污染防治措施 72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57.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67.5 厂区绿化 788 环境风险分析 798.1 评价目的和重点 798.2 环境风险识别及分析 798.3 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808.4 评价等级 808.5 源项分析 808.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818.7 编制应急预案 818.8 应急救援程序 828.9 风险评价小结 839 环境可行性分析 849.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49.2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849.3 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849.4 项目限制性因素分析 8510 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 8610.1 清洁生产 8610.2 达标排放 8810.3 总量控制 8911 环境效益经济损益分析 9011.1 环境效益分析 9011.2 社会效益分析 9112 公众参与 9212.1 调查目的与意义 9212.2 调查方式与内容 9212.3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9712.4 公众参与小结 9913 环境管理及监测方案 10013.1 环境管理制度 10013.2 营运期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10213.3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10413.4 工程竣工“三同时”验收 10414 结论与建议 10714.1 结论 10714.2 建议 114附件:附件1 环评技术咨询合同附件2 2 项目执行标准函附件3 公参团体意见附件4 公参个人意见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3 项目环保目标示意图附图4 4 项目环保目标和周围环境状况部分照片附图5 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6 项目在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位置图113长沙市玺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1 总论1.1 项目由来能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长期问题,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国内油价也节节高涨,已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瓶颈”。
严酷的现实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为解决能源问题,国家先后颁布了《节约资源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十二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在节约利用常规能源的同时大力应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成为能源利用的必经之路我国每年产生的数以亿吨的废矿物油,到目前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倾倒或焚烧或土渣炼制这种无序失控的问题,一方面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专家统计,到2015年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潜在产值高达1000亿人民币这成为各种能源产业取得好的业绩的最大保障本项目利用废矿物油蒸馏生产燃料油,对环境保护、响应国家号召、缓解石油产品的供需、提高经济利益都会做出很大的贡献项目所用原材料废矿物油由专门的废矿物油回收厂家回收供给,全省各城市的各类汽车修理厂、摩托车维修点、各工厂矿山的大型机械、船舶、农用车、飞机场等民用和军用场所更换下来的废矿物油是我省废矿物油产生的源头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普通中等城市年产废矿物油1.5万吨左右,湖南省全省每年共计产生废矿物油约20万吨目前,部分废矿物油未合法有效的收集与处理,造成能源严重流失也就是说,废矿物油出产量大大超出了处理能力,很多废矿物油都流入了无资质商贩的手中。
长沙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964.5万元在长沙市望城区铜官循环工业园内采用蒸馏方法新建废矿物油再生产年产1.5万吨燃料油建设项目项目所用废矿物油主要来自各修理厂、机械加工制造业、机械设备的更换、清洗等工序,由专门的废矿物油回收厂家回收后供给,经项目处理后产生的燃料油,用做锅炉、工业炉以及中央空调等的燃料油,不用于汽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并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建设项目属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类别长沙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长沙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矿物油再生产年产1.5万吨燃料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收集有关拟建工程资料、区域环境资料和详细踏勘评价区域现场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6月1日;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年3月20日;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9月1日;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4月1日;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3月1日;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年7月1日;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年3月1日; 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008年1月1日;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8月28日;⑿、《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4月1日;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6年1月1日;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年8月29日1.2.2 国家法规、规划⑴、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国环发[2006]28号 2006年2月4日;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国家发改委令2011第9号;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年10月1日;⑸、《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2004年10月18日;⑹、《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2003 年修订),发改环资 [2004]73 号;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5年8月7日;⑻、《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05]152号,2005年12月16日;⑼、《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⑽、《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⑾、《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 (发改环资[2004]71号);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⒀、《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发改委1号令 2008年8月1日;⒁、《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⒄、《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2.3 地方法规、规划⑴、《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第215号令;⑵、《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DB43/023-2005;⑶、《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1年5月5日;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 湘发[2006]14号;⑸、关于印发《湖南省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68号);⑹、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77号);⑺、关于《长沙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⑻、《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采取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物的通告》(长政发[2001]27号);⑼、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长沙市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的通知(长政发[2005]12号);⑽、关于印发调整后的《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长政发[2005]72号);⑿、《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第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长政发[2004]28号);⒀、《望城经开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园总体规划》1.2.4 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⑼、《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HG/T20667-2005);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⑾、《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
1.2.5 其他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⑴、任务委托书;⑵、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望城区环境保护局;1.3 评价目的和原则1.3.1 评价目的⑴、通过对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的现状特征、主要环境问题及主要环境敏感点,确定项目建设的合理性与环境可行性⑵、根据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特征、分析预测与评价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或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