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化学知识重点..doc
9页《无机化学》学习重点、难点绪论 重点: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材基础知识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重点: 1、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给定原子序数时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特别是价电子组态;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的含义 3、建立元素周期率、周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周期表位置与电子组态的相互确定 4、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 难点: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第二章 分子结构重点: 1、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п键、大π键以及等电子体等基本概念 2、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分子轨道理论、O2 ,N2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键级 4、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5、分子间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区别氢键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晶体结构 重点:1、晶体的特征,晶胞的概念, 2、金属键概念、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3、离子特征、离子键、晶格能、离子晶体的基本类型以及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难点:晶胞参数的定义以及体心、面心和底心晶胞的概念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重点: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几何异构和对映异构 3、配合物配位键的本质,配合物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内外轨的概念,磁性测量对推测配合物结构的意义 难点:对映异构、中心原子的轨化类型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重点: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2、热力学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 3、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利用焓变与熵变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难点:热力学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的概念,非标准态自由能的计算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重点:l、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多重平衡规则 2、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勒夏特里原理 难点: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重点:1、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2、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 3、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 4、反应历程: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5、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难点:由反应机理推导实验速率方程 第八章 水溶液 重点:1、稀溶液的依数性。
2、强电解质理论,离子氛、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难点:离子氛、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第九章酸碱平衡 重点: 1、酸碱质子理论 2、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3、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多元弱酸的电离,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4、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难点: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第九章 沉淀平衡 重点:1、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 2、沉淀生成、溶解或转化的条件,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难点: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第十章 电化学基础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 3、用Nemst方程讨论离子浓度、酸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4、化学电源和电解的作用机理及电解产物析出的一般规律 难点: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重点: 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其计算 2、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因素,螯合效应 难点: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计算 第十三章 氢 稀有气体重点: 1、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氢化物的分类。
2、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用途和从空气中分离它们的方法 3、稀有气体化合物,主要是氙的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第十四章 卤 素重点:I、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 2、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的规律 3、元素电极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拟卤素,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重点:1、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用途 2、SO2、SO3、亚硫酸、硫酸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等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硫的其它含氧酸及其盐(硫代硫酸盐、连二亚硫酸钠、焦硫酸、过硫酸、连多硫酸) 第十六章 氮族元素重点:1、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从磷到铋(+Ⅲ)氧化态的化合物的渐趋稳定的规律性,惰性电子对效应及其应用 难点:氨的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偏磷酸、亚磷酸、次磷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第十七章 碳 硅 硼重点:1、碳、硅、硼的单质、简单氢化物、卤化物、含氧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硼的缺电子特征,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 难点:硼的缺电子特征,单质硼、硼烷、卤化硼、硼酸和硼砂的结构、性质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重点:1、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还原性、水溶液的酸碱性)和含氧酸(结构,酸性)及其盐的性质(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递变规律 2、非金属元素在周朗性变化上的某些特殊性 难点: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第十九章 金属通论重点:1、金属的共性,合金 2、 金属冶炼方法 难点:金属的提炼 第二十章 s区金属(碱金属 碱土金属) 重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难点:碱金属氧化物 第十八章 p区金属(铝族锗分族)重点:I、铝、锡、铅、锑、铋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铝的冶炼原则和方法 3、对角线规则, p区金属6s2电子的稳定性 难点: p区金属6s2电子的稳定性 第二十二章 ds金属(铜族和锌族元素) 重点:1、掌握铜、银、锌、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 2、Cu(I)、Cu(Ⅱ);Hg(I) 、Hg(Ⅱ)之间的相互转化 3、IA和IB,ⅡA和ⅡB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难点: Cu(I)、Cu(Ⅱ);Hg(I) 、Hg(Ⅱ)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十一章 d区金属(过渡元素)重点:1、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的特点及其元素通性的关系 2、钛、铬、锰、铁系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3、第四周期d区金属元素氧化态、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合离子以及含氧酸颜色等变化规律 4、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5、同多酸、杂多酸及其盐的概念 难点:同多酸和杂多酸及其盐,锰的自由能氧化态图锰(II)、锰(IV)、锰(VI)、锰(VII)的化合物 ,Fe—H2O体系的电势—Ph图 第二十四章 f区金属(镧系与锕系金属)重点: 1、镧系和锕系元素如电子构型与性质的关系 2、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其对镧系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难点: 锕系元素的通性(价电子构型、氧化态、离子半径、离子的颜色)常考知识点一、俗名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1)(2)铵盐: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1)(2)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2)化合物5.强烈双水解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7.与Na2O2反应8.2FeCl3+H2S=2FeCl2+S↓+2HCl9.电解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11. Al3+ Al(OH)3 AlO2-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4N2+6H2O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2)金属→非金属(3)非金属→非金属(4)非金属→金属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NH3+NO、H2S+SO2 、Na2O2+H2O、NaH+H2O、 Na2O2+CO2、CO+H2O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1)铵盐(2)硝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