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pptx
152页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语 文,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的表达高考选材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实际应用,加大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具体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体现出以下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高考更加关注考生的语言运用基本功思维发展与提升,高考突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导考生活学活用内容索引,题点1 词语辨析题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题点2 病句修改题辨明病句类型,选出准确修改项,,题点3 语言连贯题理清语脉,找准接榫,,题点4 标点符号题了解用法,关注语境,,典题解码 对标高考,典题再做 (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的组成部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强调独有的,特别的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篆刻这种门类的独特,所以第一处应选“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多指文艺方面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处应选“才华横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所以第三处应选“异彩纷呈”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句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不可缺少,所以第四处应选“不可或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由于”或“使”,排除A项;二是“承揽”与“技艺”搭配不当,根据语境应将“承揽”改为“传承”,排除B、C两项。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文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A项,“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B项,“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前面“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C项,属于转移话题;D项“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
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及 容易尚且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本题考查了四组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一定要结合原文语境,分析比较第一处语境“不止出现在殷墟,在都发现了”,语意上明显有递进强调意味,故选“乃至”;第二处“容易腐烂”更符合表达习惯,“易于”一般后接“保存”“理解”等类动词;第三处,“尚且”一般用于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不合语境;第四处需要与后文“但是”搭配照应,所以应选“虽然”。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分析语境,由括号后“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可推知括号里是写甲骨文相对于铭文简化的原因,因此句式选用“由于所以”,且主语应当是“甲骨文”,排除B、D两项;而句子强调的应当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困难,所以相较于铭文来说,甲骨文的字体简化较多,A项把“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放在前面不恰当,排除A项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分析画线句子,画线句的语病有:“对于文字本身来说”句式杂糅,应当改成“对于文字本身”或“就文字本身来说”;“在甲骨文”一句成分残缺,应在后面加上“中”,即“在甲骨文中”;“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语序不当,“已经”修饰“是”,应该放在“它”后面7.(2020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答案 都要消耗能量直接吸收利用食物热效应,8.(2020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
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 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 200亿元答案 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将新增投资超过3 200亿元自我评价,名师解码 一、立意上:凸显立德树人,考查综合素养 2020年全国卷词语辨析题的语料话题分别是篆刻、甲骨文、弘扬中华文化,命题凸显“立德树人”的目标,体现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三道压缩语段试题都是2020年以来重要时政新闻,涉及中国航天日、海南自贸港、湖北疫后重建,其中后两道来自6月份的新闻,体现语文试题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下的特点另外,有氧运动、噪音、食物消化等补写语句题,都取自考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给考生以亲切熟悉的感觉二、命题上:考点微有调整,题型稳中有变 2020年全国卷三套语文试题考查了标点符号、词语使用、语病辨析、语言连贯、语句补写、文段压缩等考点,但针对每套试卷的考点微有调整,如2020年全国卷将对标点符号作用的辨析的考查替代了对语言连贯的考查。
从近三年来看,全国卷的题型体现稳中有变的特点题点1词语辨析题 看语境限制,辨细微区别,,词语辨析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给词语在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但在具体使用上略有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词义角度(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适用范围和对象角度(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色彩角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能角度准确辨析词语,须抓住这些细微处并联系具体语境必备知识建构,关键能力突破,问题一近义成语辨析角度不清 【例1】 (2020全国卷,有改动)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
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A.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博大精深 卓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