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 绪言;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实验版.doc
10页九年级化学 绪言;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绪言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考点清单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2. 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会判断一些易分辨、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能正确分辨物质的这两种性质并能正确分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什么是化学?1、化学研究的对象(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3)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2、保护环境,开辟“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2)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实现“零排放”④产品有利于环境、社区安全、人体健康例1.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 开发新的能源 B. 合成新的物质C.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D. 防治环境污染解析: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开发新能源应在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变化来实现,故A涉及了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物质的合成,也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造成的,而污染的治理也要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所以B、D两个选项也都是化学研究的任务C属于数学研究的领域答案:C例2. 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 蓝色固体 B. 黑色粉末 C. 绿色食品 D. 白色烟雾解析:蓝色固体、黑色粉末、白色烟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绿色食品并不是指食品是绿色的绿色食品特指的是:无污染、有营养、无化学添加剂的食品答案:C知识点2: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的过程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例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发光、放热 B. 有气体或沉淀生成C. 物质颜色发生变化 D. 有其他物质生成解析: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因此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而颜色改变、发光、发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等是发生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答案:D例2:下列变化中,与其他的变化不同的一项是( )A、葡萄酿成酒 B、冰雪融化 C、湿衣服晾干 D、瓷碗破碎解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A项变化前是葡萄(水果),变化后是酒,很明显该选项是化学变化B由冰变成水,C由水变为水蒸气,变化前后的冰、水、水蒸气都是一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发生了状态的改变D变化前后是由大块变小块---形状发生了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答案:A例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解析:物理变化包括有状态的改变,而化学变化中也常伴随有气体生成。
答案:B知识点3: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3、它们的区别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的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O2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CO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如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O2和CO2的鉴别: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澄清石灰水例1. 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的密度最小 B. 浓盐酸有挥发性C.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密度、挥发性以及溶解性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就能表现出来,因此不属于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符合化学性质的定义,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D例2.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解析:根据性质中通常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可判断出A是性质的描述,“受热分解”是化学变化,因此A是化学性质的描述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属于物理性质,BD所描述的内容都是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出的,所以属物理性质C描述的是由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E中的木棒折断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属物理变化答案:哪些是物理变化( E )哪些是化学变化( C )哪些是物理性质(BD )哪些是化学性质( A )例3.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__是物理性质;__是化学性质;__是化学变化;__是现象;__结论;__是用途;解析:性质、变化的区别。
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结论指生成了新物质,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答案:上述叙述中:_①_是物理性质;_②_是化学性质;_③_是化学变化;_④_是现象;_⑤_结论;_⑥_是用途;四、应考锦囊考点1: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有关的化学发展史,常见题型为选择题考点2: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考查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考点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常与日常生活、图片、诗词、成语等联系在一起命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释疑:1. 发光、发热、变色或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而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等都是物理变化2.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爆炸有以下情况:(1)无新物质生成的爆炸如自行车轮胎“放炮”、蒸气锅炉爆炸等;(2)发生在有限空间里的急速燃烧引起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等,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3)热核反应。
如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五、本讲小结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质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3.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4.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5. 注意性质、变化、现象、结论、用途的区别。
六、超前思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自我提高1、常用仪器(1)加热仪器: (2)反应容器 直接加热的: 间接加热的: (3)计量仪器: (4)分离仪器: (5)取用仪器: (6)存放仪器: (7)夹持仪器: 2、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原则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3)物质的加热方法(4)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3、观察实验的方法4、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探究的环节思考: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 我国古代发明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 造纸 B. 指南针 C. 火药 D. 烧瓷器 3.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的是( )A. 衣服、桌子、电视机 B. 太阳、宇宙、太空C. 食盐、水、空气 D. 精神、意志、力量4. 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 )A. 提高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