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能量及动量部分易错题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52768770
  • 上传时间:2023-07-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能量及动量部分易错题析   在解关于能量及动量部分的题时候,由于涉及的物理内容较综合、深入,如果我们对物理公式、定理理解不够深入准确和对物理过程分析把握不够准,那么我们在解题时极易犯一些不易觉察的错误下面略举几例来具体说明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的滑块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上面右端放有一质量为的另一滑块A,A、B间摩擦因数为现对B施加一个向右的恒力F,同时A也开始在B上打滑求A相对于B滑行L远时它的速度?    典型错解:对于A,由动能定理可得:         错因分析:对摩擦力做功认识不足误认为摩擦力做功总是,此题中恰好且与f反向,故而认为其实,应是一对摩擦力(即A受到的摩擦力f与它对B的反作用力)所做功的总功即:      而此题中对A运用动能定理只能是f单独对A所做的功,即:   正确解答:A所受合力为,它的加速度         同理, B的加速度   ;又由(1)   可再由动量定理得:及得:     代入(1)式可解得:      [归纳拓展]以上两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一定要深入理解,掌握准确,要避免形成似是而非的粗浅、错误认识,否则必然不能准确地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去。

         例2 如图(2)所示,一质量为的小车支架上用细线悬挂着一质量为的小球停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的小车以速度向撞来,并迅速与它粘连在一起求小球能向上摆起的最大高度?    典型错解:与碰后粘在一起继而带动   ,最后三者同速运动,由动量守恒可得:      即:   即小球在碰撞中获得的动能为:            再由上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得:   即得:   错因分析:   1.对整个物理过程分析得太粗糙,没有注意到首先是碰撞,然后才是它们将拉动上摆2.上摆过程中由于它与有牵连,也不是它独自机械能守恒,而应是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3.混淆了开始上摆时的动能与摆到最高点时的动能,把最高点处的动能当成了开始上摆时的动能   正确解答:   、碰撞瞬间,保持静止设碰后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得:(1)即:   然后上摆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三者最后共同的速度为有:(2)   (3)   由(1)(2)式得:把,代入(3)式可得:      例3 如图(3)所示,A、B两滑块通过一根无弹性细线连接并跨过倾角为的光滑斜面顶端的定滑轮,A放在斜面上A质量M远大于B质量m先用手稳住A使细线拉紧且A、B均静止,放手后A在斜面上滑行s后细线断裂,求细线断后B还能上升多高?    典型错解:放手后细线断裂前A.B速度相同,即。

      设细线的拉力为T,则A所受的合力又,故A的加速度则:     细线断裂后,再由B机械能守恒可得:     得:   错因分析:1.对整个系统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没有认识清楚B也在加速运动,故此处与近似的情况(连接体受力平衡)相混淆使用了2.没有从整体上认识到线断前系统机械能守恒   正确解答:线断时A下降的高度,B上升的高度   线断前系统整体机械能守恒:,   故:   线断后B机械能守恒: 故:   例4 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带+q电量的小球用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在O点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现在给小球一个向右为的初速度使小球从最高点A处出发能绕O点以L为半径作圆周运动求:小球通过O点右与O点同一高度B处细线的拉力?    典型错解:小球由A运动到B,由机械能守恒:   得   则小球在B处的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又,故   错因分析:只考虑到了电场力的存在却忽略了电势能的变化该物理过程中既然有电势能的变化,则机械能不守恒,因此造成了小球在B处的动能计算得不正确   正确解答:小球由A运动到B,电势能变化,由能量守恒有:   得:   则小球在B处的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又,故   [归纳拓展]从3、4、5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解题时我们应该做到对物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分析透彻;对整个物理过程中所涉物理内容要认定准确,不能遗漏;对物体的状态量也要注意对应准确;还要注意对近似物理情况分辨清楚,不能不加区分地迁移使用。

         当然,解物理题时对题目中的物理事实的认定及要运用的物理知识的理解稍有差池都有可能造成失之千里的谬误同学们只有在学习中注意尽量系统化地深入理解清楚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养成保持以清醒的状态来思考问题的习惯,才有可能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洞悉物理世界的玄奥,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