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县景泉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县景泉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已知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下列有关锂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Li2SO4难溶于水 B.Li与N2反应产物是Li3NC.LiOH易溶于水 D.LiOH与Li2CO3受热都很难分解参考答案:B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则根据MgSO4、Mg、Mg(OH)2、MgCO3的性质可推断Li2SO4、Li、LiOH、Li2CO3的性质.解答:解:A、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硫酸镁易溶于水,所以硫酸锂易溶于水,故A错误.B、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锂和氮气反应生成Li3N,故B正确.C、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氢氧化镁不易溶于水,20℃时,100g水中能溶解12.8g属于易溶物质,所以氢氧化锂属于易溶物质,故C正确.D、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氢氧化镁和碳酸镁受热易分解,所以氢氧化锂和碳酸锂受热也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角线原则,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NO和CO转化成N2和CO2。
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参考答案:C略3. 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发生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恐怖分子使用的“沙林”是剧毒的神经毒剂,其化学名称为甲氟磷酸异丙酯已知甲氟磷酸的结构简式为,则“沙林”的结构简式是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 )A.NaCl B.NaOH C.K4Cl D.I2参考答案:B略5. 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晶体硅 B.食盐 C.金属钾 D.干冰参考答案:D略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C.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 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 D.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参考答案:C7.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N: 1s22s22p3 B.S2-: 1s22s22p63s23p6C.Na: 1s22s22p53s2 D.Si: 1s22s22p63s23p2参考答案:C略8. CaH2常作为生氢剂,其中氢元素呈-1价,其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参考答案:B略9. 向100 mL BaCl2、AlCl3、FeCl3的混合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液B,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Na2SO4与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 B.10︰1 C.2︰1 D.5︰1参考答案:B略10.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7环己烯、⑧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做漂白剂的是( )。
A. SO2 B. Ca(ClO)2 C. NaClO D. H2SO4(浓)参考答案:D略12. 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最多可达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14. 能有效防止铁质栏杆锈蚀的措施是A.接上铜网 B.与石墨相连 C.定期涂上油漆 D.定期擦去铁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接上铜网容易形成原电池,铁是负极,加快腐蚀,A错误;B.与石墨相连容易形成原电池,铁是负极,加快腐蚀,B错误;C.定期涂上油漆隔离空气,可防止腐蚀,C正确;D.定期擦去铁锈与氧气接触,加快腐蚀,D错误,答案选C。
15.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 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C.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D. 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2013秋?白城期末)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偏小 5.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5)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解答: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的这一类物质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芳炔类大环的一种方法是以苯乙炔(CH≡C- )为基本原料,经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为:(1)上述系列中第1种物质的分子式为 2)已知上述系列第1至第4种物质的分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分别将它们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 3)以苯乙炔为基本原料,经过一定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假设反应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理论上消耗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4)在实验中,制备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 )为起始物质,通过加成、消去反应制得写出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所需的无机试剂自选)参考答案:(1).C24H12 (2).胶体 (3).51 :50 Br Br (4).CH2=CH +Br2 CH2 CH 醇 CH2 CH +2NaOH CH C +2NaBr+2H2O Br Br略18. (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对应化学式回答问题) 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一① 二 ②③④ 三⑤ ⑥⑦⑧⑨⑩⑴ 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⑵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⑶ ⑦⑧⑨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⑷比较④和⑨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 ,沸点高低 ⑸写出元素⑩的+1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