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378062826
  • 上传时间:2024-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1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记忆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乐何?(3)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劝学(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8)《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的例子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9)《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反面举例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屈原列传(节选)(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离骚”者,犹离忧也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内容包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内容细小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做了充分反映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谏太宗十思疏(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作者又用“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一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老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韩愈在《师说》中用“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进行对比,批判了当下不良的学习风气4)《师说》中,表明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的语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5)《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致7)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即使那个人比自己小,只要懂得道理比自己早,就应该向他学习的句子是: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阿房宫赋(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

      5)《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6)《阿房宫赋》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7)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 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六国论(1)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1个字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危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答司马谏议书(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赤壁赋(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空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赤壁赋》中概写苏轼与客人在江面上饮酒,引吭高歌,朗诵《诗经》中章节的句子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赤壁赋》中友人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的句子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6)《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7)《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8)《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项脊轩志(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儿寒乎?欲食乎?(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