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亥杂诗》(其五)[30].docx
3页《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合作交流探究教学媒介】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理念】 把初中阶段新课标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5、简介龚自珍①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②教师补充:龚自珍(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改良主义先驱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设计意图】虽然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平时缺少此积累但为了不低估学生的潜力,我还是采用以学生课前搜集和预习汇报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二、初读全诗,整体把握完成“自主学习”部分1、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小结: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强,自主学习部分完成得又好又快设计意图】从读顺诗句到借助注释与工具书,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给学生自学自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以便后面交流、汇报。
完成:“师生诵读部分”1、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个性解读的时间和情境,教师示范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倾听比较中激发更想读的欲望4、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自由交流,解决以下内容: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初步理解该诗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进行学习能力实践的最佳机会引导交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1、诵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三句,生读第二、四句2、分析诗中关键词语:“浩荡”,“白日斜”,“吟鞭东指”,“落红”。
设计意图】抓住这些词,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教学时不仅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到位,而且生发了学生情感的震荡与共鸣抓住语言训练的关键点、内容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扎实的、有层次地语言训练四、诵读全诗,感悟写作方法1、谁能来诵读这首诗?全班诵读2、感悟写作方法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设计意图】回到全诗的整体,带领学生整理和内化学习的内容,回顾课始时候的质疑,同时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拓展:PPT出示《己亥杂诗》第220首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龚自珍的诗,使学生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过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本首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感悟,2、作业:诵读默写。
3、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语句,抄写在作业本上【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搜集爱国的诗歌和语句,也是为了爱国的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搜集能力的培养八、板书设计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教学反思】 在本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具体方法包括: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受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 存在的问题是对学生课外诵读的培养不够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谁读得好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诵读学过的古诗作品,温故知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其个体差异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