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点总结之二审和再审的区别PPT演稿.pptx
32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知识点总结之二审和再审的区别,CONTENTS,二审与再审基本概念及性质,二审程序详解,再审程序详解,二审与再审区别对比,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总结反思与拓展延伸,二审与再审基本概念及性质,01,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对一审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二审是指在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作出后,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请求和法律规定,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的程序二审是终审程序,其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二审定义及法律地位,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或当事人申请再审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的程序再审是特殊救济程序,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再审的启动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等再审定义及法律地位,二审和再审都是在第一审基础上进行的特殊程序,与一审存在密切联系二审是第一审的继续和发展,是第一审的上级法院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再审则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特殊救济程序,与一审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再审的启动和审理需要参照一审的相关法律规定二者与一审关系梳理,二审和再审都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二审通过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全面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审中的错误和不足,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再审则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最后救济手段,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同时,再审还可以促进法院的自我纠错和改进,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重要性及作用阐述,二审程序详解,02,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上诉必须针对未生效的裁判;必须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提出提起上诉条件,上诉人提交上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对上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并通知当事人提起上诉流程,提起上诉条件与流程,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
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全面审理,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二审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判,包括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等受理,审理,裁判,受理、审理和裁判过程,当事人提起上诉后,原审法院迟迟不将案件材料移送二审法院当事人可以向原审法院或者二审法院反映情况,要求及时移送案件材料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需要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可以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或者查清事实后直接改判问题一,解决方案,问题二,解决方案,可能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案例一,甲因乙欠款不还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乙还款乙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例二,丙因丁侵犯其专利权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丁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丁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遂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典型案例分析,再审程序详解,03,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或者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等提起再审的条件,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依法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
提起再审的流程,提起再审条件与流程,人民法院接到再审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再审案件一般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再审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新的判决、裁定,撤销或变更原判决、裁定等受理,审理,裁判,受理、审理和裁判过程,再审申请被驳回、再审改判率不高、审理期限过长等完善再审制度、提高再审审查效率、加强再审案件审理质量等可能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某民事案件,原审判决存在事实认定错误,当事人申请再审后,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并依法改判案例一,某刑事案件,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被告人申请再审后,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并依法纠正原判决错误案例二,某行政案件,原审裁定驳回起诉错误,当事人申请再审后,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并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案例三,典型案例分析,二审与再审区别对比,04,二审依据,二审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一审判决进行法律审查再审依据,再审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再次审理法律依据不同,二审提起条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或者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再审提起条件,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提起条件不同,审理程序差异,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全面审理,包括事实和法律适用两个方面二审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当事人并听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意见二审审理程序,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如果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原来是一审法院审理的,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二审法院审理的或者是上级法院提审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审理程序,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或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裁定不服的,不能再次提起上诉二审裁判结果效力,再审案件的裁判结果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再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维持原判;如果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同时,如果再审法院发现原审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也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再审裁判结果效力,裁判结果效力区别,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05,正确选择适用程序类型,二审程序,适用于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案件,由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再审程序,适用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但存在法定再审事由的案件,通过再审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当事人应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时限,当事人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有法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再审时限,严格遵守法定时限要求,二审证据,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应提供新的证据或一审未提供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再审证据,在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应提供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或者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未经质证的等情形充分准备证据材料支持主张,VS,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应尊重并遵守再审裁判,再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最终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尊重并遵守即使对再审结果不满,也应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二审裁判,尊重并遵守法院裁判结果,总结反思与拓展延伸,06,二审和再审的定义,二审是指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后进行的审判;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重新进行的审判二审和再审的启动条件,二审需要当事人上诉,且上诉请求符合法定条件;再审则需要符合法定再审情形,如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等二审和再审的审理程序,二审一般开庭审理,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再审则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知识点总结回顾,在二审和再审过程中,可能存在审理程序不规范、裁判文书质量不高、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加强审判流程管理,规范审理程序;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增强说理性;加强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确保公正司法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启动条件和审理程序与再审有所不同指在法律上有利害关系的案外第三人,因不可归责于己的事由未能参加原案审理,但原案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使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制度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异议之诉是保护执行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介绍,谢谢您的聆听,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