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级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13页2019级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代码:670409(二) 招生对象: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我院录取分数线的普 通高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三) 学制与学习年限:三年、五年制(全日制)(四) 学习形式:全日制(五) 学历:大学专科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掌握必 备的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运动技术、体育保健技术和技 能,胜任在体育相关行业中从事健康评价和管理、运动损伤康复、保健按摩及体 育健身健美指导等方面工作的体育保健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二) 基本规格通过专业培养,应达到以下规格要求:1. 知识要求:(1)基础知识: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体育科研论文写作、医学基础、养生学2) 专业知识:传统体育养生学、心理学、初级按摩教程、传统中医治疗方 法、中级按摩方法、高级按摩方法、体疗康复、运动创伤学、康复医学概论、健 身运动项目2. 能力要求:(1) 专业能力:掌握休闲运动俱乐部策划与运营管理各岗位的操作技术、 基本技能2) 方法能力:具有良好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和谈判能力;掌握休闲运动 训练、保健、救护、配餐等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 社会能力:掌握休闲运动设计、营销、策划与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 好的行业服务礼仪规范3. 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 热爱体育保健事业,立志献身体育保健事业,这是必须具备职业政治 素质;(2)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 力,人文素质和职业意识3) 掌握休闲运动设计、营销、策划与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利 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行业服 务礼仪规范;掌握休闲运动俱乐部策划与运营管理各岗位的操作技术、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和谈判能力;掌握休闲运动训练、保健、救护、配 餐等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 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健康的身心5)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知识面宽,专业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三、就业面向与证书(-)就业面向主要就业面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养老机构及疗养院体育运动康复治疗 指导员;企事业体育干事;保健按摩服务;群众体育组织与策划。
初始岗位:健身俱乐部的运动损伤康复指导、私人教练发展岗位:健身机构营销、养老机构及疗养院体育运动康复治疗指导员)基本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该培养方案既强调一专业多项技能,即毕业证+N技能证为主要目标,在学习期间,可以参加下列基本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考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1、基本技能证书证书项目发证部门建议考证时间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B级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第二学期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第二学期全国英语等级考试4级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第三学期普通话等级证中国语言文字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第一学期后2、职业资格证书证书项目发证部门建议考证时间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福建省体育局第二学期保健按摩师证书福建省卫生厅第三学期健身教练证书福建省体育局第二学期营养师证书福建省卫生厅第二学期卫生救护培训合格证劳动保障部门第三学期裁判员等级证书福建省体育局第二学期心理咨询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第二学期U!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要求课程与岗位能力分析对照表职业 素质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岗位 能力、素质(素养)知识要求对应课程或项目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及等级通用 能力 素质(素养)(素质素养一)较高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了解基 本的法律知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 政策;学会做人、做事知识 并转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能 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形 势与政策(素质素养二)良好的人文素 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书法、艺术欣赏等公 共选修课(素质素养三)较强的身体素 质掌握体育锻炼基本方法及军 事基本知识,加强意志品质 锻炼体育与健康、军训(素质素养四)较强的心理素 质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调试 的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职业 素质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岗位 能力、素质(素养)知识要求对应课程或项目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及等级(素质素养五)具备团队合作 精神了解并熟悉各项活动的前期 策划与后期总结相关知识素质拓展、第二课堂 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能力一)自我学习与创新创 业能力拓广常识性知识面,精选专业深刻性知识的内容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二)职业生涯发展与就 业能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及职 业的特性,了解基本的创业 知识,掌握生涯决策技能和 求职技能等入学教育、生涯规 划、就业指导(能力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 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目前常用流行的操 作系统和0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应用基础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逻辑思维素质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等(能力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 说读写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日常英语交际基础英语高等学校英语应用 能力考试(B级)专业素质(能力五)掌握相关学科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常、 广泛开展科学、安全、方便、 高效的体育健身指导服务, 真正成为“全民健身宣传者、 科学健身指导者、群众体育 活动组织者、健康生活方式 引领者”。
社会体育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运动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保健按摩师证书职业 素质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岗位 能力、素质(素养)知识要求对应课程或项目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及等级(能力六)掌握指导大众体 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 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常、 广泛开展科学、安全、方便、 高效的体育健身指导服务, 真正成为“全民健身宣传者、 科学健身指导者、群众体育 活动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 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引领 者”运动康复推拿;体 操;体育运动心理学瑜伽证健身教练证书(能力七)具有从事群众性 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 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 面的基本能力;能组织各类群众性的体育运 动活动,并在活动中动员大 多数人参与运动;能科学有效的对社区体育设 施进行管理和指导使用运动康复推拿; 私人教练理论社会体育学;运动减肥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健身教练证书(能力八)掌握健身机构中 常见的一些健身方法;了解 科学健身所需的一些生理及 健康知识;熟悉健身会所的 日常经营与管理减肥、健身的科学知识,控 制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了 解运动营养膳食、运动伤病 防治、人体解剖、生理生化 等,对于患有疾病的健身者 的专业知识。
运动生理学;康复理疗学瑜伽运动营养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 书;健身教练证书:营养师证书岗位通用能力熟悉体育产业的运营规范和 营销技巧,能为企业的发展 扩大销售规模等贡献力量为会员提供有价值的健身信 息,包括训练,营养或健康 生活理念,利用专业知识和 营销技巧,扩大业务范围, 引导更多的人群主动加入健 身行列社会体育学:私人教练实训;私教销售百万课程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健身教练证书;职业 素质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岗位 能力、素质(素养)知识要求对应课程或项目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及等级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 的学术发展动态能利用网络或其他纸质的图 书资料了解当今最新的健身 知识和信息,并在健身教练 工作中加以运用社会体育导论;计算机网络应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证 书;健身教练证书;五、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探索校企共同培养和管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教、 学、做”一体化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与周边的健身机构、社 区康复机构和养老机构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的制定和课程的安排都是以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的。
人才培养模式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它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培养目标和人 才规格;为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教育教学过程;达成这一过程的管理与评 价制度;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科专业主动适 应社会的积极表现•・・Hl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或者不能与时代发展同 步以及不能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情况下,就应当主动以社会需要的人才 规格要求为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并根据培养目标,调整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本专业的办学依托香港蓝堡集团的健身会所,把企业的人文素养及岗位技能等引入教学与课程改革,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甚至企业的精英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形成以行业 需要的高技能、高管理人才为特色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进行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共同对师生进行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评价,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和健身行业的发展同步共同培育健身行业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互利共赢的教育模式在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框架协议下,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即校企共育 的培养模式在制定方案时,双方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各自的办学优 势。
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根据从业需要的实际需求制 定课程的体系,并组织实施教学;通过我院“四轮驱动”的教育理念,全面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培养企业认同的培养目标,使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教育 成为企业主要的人力资源教育基地归纳起来就是:“12241”,即一个框架协 议、双方合作育人的机制、素质和技能两个培养目标、四轮驱动的教育理念和一 个最终培养目标具体的培养模式可由图6.1来描述二)构建职业背景下的“项目训练、实境教学”模块化课程体系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涉及社区体育运动指导和健身会所教练等与群众 性健身教学相关的就业岗位,根据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分析和所需理论和技能的需 求,可以得出该专业的工作岗位平台结构图和课程体系结构图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职务职能块以上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考虑社会 体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相关领域的职业发 展,为学生奠定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按照不同职业阶段的 需求,制定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通过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晋升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的要求,培 养具备健身教练职业资格的专门人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的特点,结 合实际工作背景,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进行以“专项训练,实境教学”为 目的的教学改革,深化课程(学习领域)的项目化改造,达到教师在“做中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