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解密解密05 戏剧剧本阅读 (讲义).doc
29页解密05 戏剧剧本阅读鉴赏 戏剧是与诗歌、小说、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供表演使用的剧本我们这里所说的戏剧的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鉴赏尽管近些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从未考查过戏剧,各地的模拟卷也较少涉及剧本阅读,但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一定不会考查了解戏剧知识在鉴赏戏剧之前,应该具备基本的戏剧知识:掌握戏剧的定义、特点、分类,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曲词、宾白、科介)和现代话剧的特点这些知识可以引导你逐渐步入戏剧鉴赏的大门,登堂入室一、基本常识1.概念及特点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2.常用名词术语(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有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3.分类(1)从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2)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3)从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4)从题材的时代性来分,有历史剧和现代剧二、中国古典戏曲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一)元杂剧元杂剧是在金代剧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的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又遵循严格的体制,形式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1)结构戏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两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2)常见的宫调及其情感基调正宫——惆怅雄壮;仙吕——清新绵邈;黄钟——富贵缠绵;南吕——感叹伤悲;双调——健捷激袅3)主要角色男主角:末;女主角:旦;次要角色:净;其他:卜儿、孛老、邦老等4)剧本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二)明传奇明传奇是早期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明人大都将“南戏”称为“传奇”,并将元人南戏佳作如《拜月亭》《琵琶记》列入“传奇”之中明传奇作为明代戏曲的主体,它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总体上看,从南戏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是格律从自由趋于严整,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趋于文雅提示:唐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内容多传述奇闻逸事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三、现代话剧特点(1)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2)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3)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4)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了)(旦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注]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一、明确戏剧冲突人物冲突意义老夫人“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只看门第取人,封建、势利冲突焦点是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三人不同的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礼教对妇女的压迫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敢于追求爱情却无力挽留,内心痛苦张生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试,顺理成章:顺应礼法二、赏析戏剧语言1.莺莺在唱词中表达了自己的忧愁忧虑:一忧张生“停妻再娶妻”,二忧张生“一春鱼雁无消息”,三忧张生“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三忧体现了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在爱情上患得患失的微妙心理,同时也可以看出莺莺对张生的一腔深情以及对于张生的试探之意2.分析[一煞]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了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三、分析人物形象1.莺莺是一个美丽、聪明、温柔、多情的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形象她出生相国名门,身受严格的封建礼教管束,却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长亭送别的时候,她一再唱道:“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她劝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她所追求的是美满的爱情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