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唐诗三百首》课外阅读案例.doc
7页走进《唐诗三百首》——一节经典唐诗课外阅读指导课案例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阅读古诗,赏析唐诗,感受中华诗词诗情诗韵的美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生生之间和师生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阅读,赏析唐诗,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交流,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活动过程: 一、亲近唐诗——欣赏美图,入唐诗 1、谈话导入(古筝纯音乐响起):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美图,可以随意感叹 2、课件出示(配乐),欣赏美图:赏析后,如果把这些美轮美奂的美图,配上古诗又会如何呢?3、课件出示(配乐),欣赏古诗配美图:美图配上古诗先后呈现美图配古诗有《咏鹅》《江南》《咏柳》《登黄鹤楼》《芙蓉楼送辛渐》《望庐山瀑布》等)4、欣赏完古诗配美图后谈感受5、出示课题:漫步《唐诗三百首》(设计意图: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始要诱情而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始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在本节课始,我播放了一首古筝独奏曲,在音乐声中,整个现场气氛典雅,宁静,然后配上精彩的美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顿时提高了,在美图里再配上古诗,徐徐呈现,层层推进,学生对音乐、美图、古诗三者交织在一起的美轮美奂的画面赞叹不已,产生了了解古诗的欲望,激发起了探究中华古诗文化的兴趣我也受到同样的感染,于是,我们师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唐诗三百首,去领略唐诗描绘的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赛唐诗 1、谈话引入:在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赛,看哪一小组收集的唐诗多出示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背诵,不得重复别组背诵过的古诗,每小组有五次机会2、活动:你吟我诵,赛唐诗3、评比,反馈设计意图:独立搜集资料进行学习,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内容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问别人、读书看报、利用电脑等不同途径自己动手搜集以前学过的唐诗以及诗人的故事资料,这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发展,使他们懂得“殊途同归”的道理课堂上,由于大部分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望都比较强,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就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唐诗在课堂上以竞赛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尽情展现,在竞赛的规则下,学生以小组为单元互相补充地说,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达到一个学习的小高潮三、漫步唐诗——你赏我析,品唐诗1、过渡语:你们居然能背诵那么多的古诗,刘老师也不甘落后,献出我最喜欢的古诗《枫桥夜泊》1)师朗诵、课件出示(配图配乐古诗)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老师赏析《枫桥夜泊》:《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意思是: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每当我吟诵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出现了这样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示图),耳畔还响起了悠扬的禅院钟声,不但解去了诗人的忧愁,还使我怡神净心、空灵致远这便是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2、以上为范例,赏析唐诗:你能像刘老师一样去赏析你喜欢的一首古诗吗?(1)四人小组赏析唐诗:(出示赏析要求)1、大体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3、体会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吟诵、背诵诗歌吟诵诗歌时,脑海中要想象画面)(2)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3、随机抽学生来赏析唐诗4、小结:你是如何去赏析你喜欢的唐诗的?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使终身受益所以,优秀的教师,是教学生走路,而不是扶学生走路在赏析唐诗中,我首先就示范了如何去赏析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从明白诗意开始,再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是自己独特的感受。
以此为例,让学生来赏析自己喜欢唐诗,那样学生就有方法可循,有路可走,不会茫然不知“赏析”为何物了四、徜徉唐诗——你讲我说,赏唐诗1、过渡语(配上轻音乐):徜徉唐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唐诗里描写的山水树木,阡陌田园,花鸟鱼虫是那么令人难忘,而且诗境隽永,别具一格,语言洗练今天我们徜徉唐诗,看山看水,赏花观鸟去1)师示范:A、到唐诗中去赏月: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课件出示)(2)生生接龙,到唐诗中去赏月预设写月的唐诗有: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王维的《山居秋瞑》、卢纶的《塞下曲》、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竹里馆》等2、依据《唐诗三百首》,给唐诗分类活动,并说说分类后的唐诗有哪一些?B、到唐诗中去看山看水;C、到唐诗中去赏花;D、到唐诗中的田园游览去;……3、师生交流,选择其中的一类唐诗去说说这类唐诗都有哪些4、师小结:唐诗的分类有很多种,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刚才我们就大概在内容上给唐诗分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找其他类别的唐诗课件出示) 1、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2、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4、按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讽刺诗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里,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唐诗,主要了解唐诗的分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就内容来分类,先示范了“写月”的唐诗,再让学生接着去找有关“写月”的唐诗,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诗歌之中去 五、拜别唐诗——填填写写,用唐诗1、过渡语:唐诗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到唐诗,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2、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填空题1)课件出示练习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的诗句。
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7、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 )(2)师巡视,并相机指导.3、指名汇报,评价,反馈4、小结:(1)学生谈收获2)教师小结: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一点古诗词,积累古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课后,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再去阅读它,把它占为己有最后,老师送你王之涣的一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布置作业1)练习题:古诗知识题2)积累十首自己喜欢的唐诗,并背诵下来设计意图:作业的设置,是本节课知识的梳理,也是延伸,把学生由课外引向课外,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从指导阅读走向自我阅读,也为以后的阅读指导——“课外阅读,课内交流”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总结本次活动时点明阅读诗歌、积累诗歌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去阅读唐诗热情,而不是“就此放下”附上练习题:古诗词知识竞赛题一、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的诗句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7、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 )二、选择题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①悲伤 ②伤悲 ③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①似曾相识鸟归来 ②似曾相识雁归来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 ) ①曹植 ②曹丕 ③曹操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①阴山 ②边关 ③燕山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①花重绵阳城 ②花重锦州城 ③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①《游园不值》 ②《春望》 ③《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①王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