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ppt

8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85833218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3.50KB
  • / 8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徐洲华徐洲华 如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认识认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企业准备的材料企业准备的材料2024/9/32024/9/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认识认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24/9/32024/9/3 认识认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确认方法、准则与级别•程序和活动内容2024/9/32024/9/3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实施指南》P2中给出的定义:•按照按照《《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2024/9/32024/9/3 定义的理解•a)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建立了标准体系,且正有效运行;•b)企业各管理环节均实行了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内容即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各管理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开展创建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2024/9/32024/9/3 确认方法、准则与级别 •[确认方法]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称号的获得,最终由企业申请,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地方政府的标准化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审核确认其方式是以审核得分的多少定级别   安徽省的确认部门为省标准化处,授权标准化协会受理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经市、县局签署意见    为保证标准体系有效运行,省局指定AA级以上由省标准化协会负责企业创建工作的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全省的标准化培训2024/9/32024/9/3 确认的准则•GB/T 15496-2003;•GB/T 15497-2003;•GB/T 15498-2003;•GB/T 19273-2003;•《《安徽省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安徽省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行)行)》》;;•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文本;•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实施记录。

      标准实施记录2024/9/32024/9/3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级别 [级别]规定的基本分为400分,加分项为100分;总分为500分按得分多少分为四级:•A级:基本分280分以上;•AA级:基本分32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00分以上,加分后总分达350分以上;•AAA级:基本分达37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360分以上,加分后总分达420分;•AAAA级:基本分达390分以上,同时总分达45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380分以上,同时总分达460分以上2024/9/32024/9/3 程序和活动内容 程序 策划 制、修订标准 试运行 评价与改进 申请确认 活动内容 1.组织培训2.完成对企业标准化要求的基本工作3.完成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1.组织培训2.编制制、修订标准计划3.完成各项标准文本的编审批4.发布标准 1.编制标准实施计划2.组织标准宣贯3.各部门实施标准,形成记录 1.组织培训2.成立自我评价小组,编制评价计划3.实施评价,发现问题,实施改进 1.报送申请文件2.迎接现场审核3.按审核意见持续改进 2024/9/32024/9/3 程序和活动内容•标准规定试运行必须有三个月。

      试运行三个月后方可以组织自我评价企业自我评价与改进,继续运行三个月后方可以申请社会确认2024/9/32024/9/3 第二部分创建的创建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规定职责 •制定标准化方针和目标 •编制标准化规划和计划 •组织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 •编写企业标准•实施标准•自我评价与改进2024/9/32024/9/3 基本概念 •标准 •标准化 2024/9/32024/9/3 标准(GB/T20000.1-2002中的2.3.2)•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2024/9/32024/9/3 “标准”的理解要点a)“规范性文件”是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文件”可以理解为记录有信息的各种媒体GB/T20000.1-2002中的2.3.1)b)“标准”的目的和作用: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

      c)“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技术成果、综合经验成果d)“标准”制定的对象:重复性事物e)“协商一致”的概念:普遍同意,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协商一致是对有关各方的观点和争议按程序进行协调的过程(GB/T20000.1-2002中的2.1.7)协商一致制定”体现了标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2024/9/32024/9/3 标准化(GB/T20000.1-2002中的2.1.1)•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2024/9/32024/9/3 “标准化”的理解•理解要点:a)“标准化”是一项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b)“标准化”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定义中给出了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标准化的目的既是标准化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标准化过程的归宿对标准化过程的评价与考核,归根到底就是看它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通过标准的实施来实现的。

      2024/9/32024/9/3 “标准化”的理解c)“标准化”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其发展模式为:                企业       行业       国家       国际•企业是标准化的发祥地和最基层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行业标准化组织、国家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才相继发展起来•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是1901年成立的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英国标准学会的前身)我国最早的标准化组织是成立于1931年12 月的工业标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是全球范围的标准化活动当前这项活动的主持机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TU(国际电信联盟)前二者为民间机构,后者为联合国的一个专设机构d)“标准化”是建立规范的活动过程•定义中所说的“条款”(GB/T20000.1-2002中的2.7.1)即规范性文件——标准内容的表达方式标准化活动所建立的规范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不仅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针对潜在的问题这是信息时代标准化的一个重大变化和显著特点 2024/9/32024/9/3 落实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要求企业应有常设机构,如果没有,可以建立以下形式:•最上层建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担任主任委员,并任命一位管理者为标准化管理者代表;委员会下设专职办事机构,如秘书处或办公室;或将专职落实到某一职能部门。

      •我们不要怀疑这样作的必要性,应该认识到:a)企业标准化管理同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等一样,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是管理职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b)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更是不可缺少标准化,标准也逐步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c)随着社会发展,标准已不局限于产品或技术,还涉及到安全、职业健康、卫生、环境等多方面,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2024/9/32024/9/3 落实组织机构•机构落实后应编制:a)企业组织机构图;b)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图2024/9/32024/9/3 落实人员[设专兼职人员]•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下文任命一位管理者为标准化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的主管应是标准化工作的责任人,并设兼职标准化员•标准化人员应具备:a)文化教育水平——大专以上的基本教育,具有某一方面的与本企业相关的专业知识;b)接受的培训——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标准和相关活动程序;c)工作技能——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d)经历经验——具有一般科技管理资历,较为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现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和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024/9/32024/9/3 落实人员•以上四个方面条件均应有记录证实。

      这些记录可以是:a)建立专业档案;b)参与各项培训的考核记录或证书;c)有标准化工作业绩记录;d)本单位的上岗考核记录(如上岗证、聘书、任命书)•人员落实后应编制:各层次标准化专兼职人员一览表2024/9/32024/9/3 示例:•2006年度在职专兼职标准化人员一览表部门姓名职务培训情况备注公司 赵※※ 总经理,标委会主任 省标协培训取证 公司 孙※※ 副总经理,标委会成员 省标协培训取证技质部 李※※部长,标委会成员,兼标委会办公室主任 公司内部培训生产部 周※※工程师,专职标准化员 省标协培训取证生产部 郑※※部长,部标准化负责人 公司内部培训 2024/9/32024/9/3 规定职责•企业应规定:a)最高管理者的标准化职责;b)各级标准化机构的职责;c)标准化专兼职人员的职责;d)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标准化职责•上述规定可以独立成文,也可以包括在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中其内容应满足GB/T15496-2003标准中 7.1、7.2、7.3的要求2024/9/32024/9/3 制定标准化方针和目标 •依据——企业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标准化方针——a.企业标准化发展的方向与蓝图;b.具有战略性、纲领性;c.为制定与评审目标提供框架。

      2024/9/32024/9/3 制定标准化方针和目标•标准化目标——a.实现方针的具体工作与步骤,是方针的体现;b.是一定时期的可测量的量化指标;c.应约高于现实水平,但通过努力是能实现的•目标的展开a.按时间的展开:年度的,时段的;b.按任务展开到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2024/9/32024/9/3 方针目标示例               ※※公司发布令                         标准化方针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标准化目标1.两年内企业标准化达到级AAA水平2.两年内将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两体系完全与标准体系融合3.三年内主产品实现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总经理:                                                   年  月  日2024/9/32024/9/3 编制标准化规划和计划•标准化规划•标准化工作计划1.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2.专项标准化工作计划2024/9/32024/9/3 标准化工作规划•规划是为了落实方针和目标的,是中长期的。

      企业要获得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要求制定三年的标准化规划AAA级要有两年的工作安排规划的具体内容至少应包括:a)标准化工作现状:是指在按《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之前的情况,应罗列情况,分析问题;b)标准化目标内容;c)完成目标的保障措施:应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等)、资源(物力、财力、信息等)、方法(培训、活动程序、健全体系等)等三个方面2024/9/32024/9/3 标准化工作计划(年度)•不论企业要获得哪个级别的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均须制定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它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行动总纲,其内容应包括全部标准化活动建议列成简明表格,推荐形式如下:2024/9/32024/9/3 (      )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序号 工作内容与要求 时间安排 责任部门(人) 参加部门 检查人 实施记录编制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2024/9/32024/9/3 专项标准化工作计划•内容可包括:a)制修订企业标准体系计划;b)制修订企业标准计划;c)产品采标计划;d)标准化培训计划; e)标准实施计划; f)标准化科研计划;g)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计划。

               企业根据情况确定内容各项专业计划可以编年度的,或按不同项目的时间需要安排时段计划其格式可参照年度计划的格式,或按各个项目的不同内容需要相应变化2024/9/32024/9/3 示例1               (企业名称)                     标准制修订计划序号标准名称起草审核批准备注起草人时间安排责任人时间安排责任人时间安排编制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2024/9/32024/9/3 示例2:                 采标计划•设定情况是:企业产品现行标准是企业标准,计划采用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是等同采用某项国际标准的于是,采用甘特图形式制定如下计划2024/9/32024/9/3 (产品名称)采标计划序号工作内容责任人2007.112007.122008.01123… 123… 123…编制批准2024/9/32024/9/3 工 作 内 容1.收集标准及相关资料 2.学习、研究、分析相关资料 3.完成试验设备的研制 4.组织试验测定 ……   5.产品报主管部门检测鉴定 6.向主管部门申报采标确认 注:用黑色笔划出要求完成的起止日期,用红色笔划出实际完成起止日期。

       2024/9/32024/9/3 示例三         标准实施计划   实施标准名称:※※(产品标准)序号程序内容组织部门责任人实施部门责任人实施日期备注1标准发放到位 研究中心 2组织标准宣贯 研究中心 3…研制工艺、工装研究中心 样机制造、检测 生产科 正常制造、检测 生产科 实施小结 研究中心 编制批准2024/9/32024/9/3 组织标准化培训•培训要求•培训形式•应提供的证据2024/9/32024/9/3 培训要求a)对各级管理者:熟悉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标准,能贯彻和运用;b)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应达到上岗要求(2.2.2);c)其他各类人员应能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024/9/32024/9/3 培训的形式•培训的形式可以是:a)送高等院校相关专科进修;b)参加相关系统组织的专业培训班;c)本企业组织的专题培训;d)组织专题研讨、交流活动;e)制定自修计划,领导定期考核2024/9/32024/9/3 培训应提供的 证据(记录)•此项工作应为社会确认提供下列证据:a)年度培训计划;b)培训实施记录(上课签到、考试卷、结业证书);c)培训率的统计(要求是100%)。

      三项记录不再举例2024/9/32024/9/3 编制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性质和作用        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企业满足GB/T15496-2003 标准的要求采取的措施规定,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内容       要求完全符合GB/T15496-2003 标准中的8.12024/9/32024/9/3 •编制方法:    以一份管理标准文本出现,名称可以是: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化手册内容包括GB/T15496-2003 标准中8.1的全部,对每一项要求做出实施的措施规定;凡程序内容较多的,则另行编制一份支持性标准这些支持标准作为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这样形成一份综合性管理标准,和多份支持性管理程序标准的组合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应按GB/T15496-2003 标准中的第9章的规定操作,并满足其基本要求,提供下述证据:a)明确的责任机构和人员;b)开展各项工作的记录通常也可以在管理规定中明确2024/9/32024/9/3 第三部分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企业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 •基本概念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结构形式) 2024/9/32024/9/3 基本概念 •标准体系定义(GB/T13016-91中的1.1):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理解要点:a)标准是标准体系的基本单元b)以系统的概念来理解标准体系2024/9/32024/9/3 c)内在联系包括:1)系统联系:指在某一标准体系内,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之间及分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联系依照这种联系可以正确地确定各分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合理位置2)结构联系:·上下联系:在层次结构中,下层标准的共性形成或制定上层标准,上层标准对下层标准形成指导、制约或贯彻关系·左右联系:指标准门类之间的相互协调统一、衔接配套的联系3)功能联系:·同功能联系:将功能相同的标准应归并在一个子系统内,以发挥标准整体功能的作用如采购管理标准·不同功能联系:将不同功能的标准按其功能安排标准的先后顺序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准等等d)“科学的有机整体”:按“内在联系”原则制定标准,贯彻实施,发挥标准体系的总体功能,使整体达到最佳秩序和取得共同效益2024/9/32024/9/3 基本概念•企业标准体系的定义(GB/T15496-2003中的3.4):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024/9/32024/9/3 基本概念•企业标准体系的特性:a)目的性:有明确的目的(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而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从而在实践中可评价和有效控制。

      b)集成性(系统的结构优化):按系统论的观点,组成标准体系的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科学的有机整体,来完成一个共同目标,而不是发挥单个标准的作用因此,系统目标的优化程度就与系统的集成程度和集成水平相关集成:为完成某一个项目而汇总各方面的技术、设备、材料等,使实现最终的设定功能)以上两特性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总的方针和目标c)层次性: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方式,以及系统运动规律等因素决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d)动态性:企业标准体系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它是处于行标、国标体系的更大范围之内的外部环境对其作用,以及信息交流,会促进其为适应环境而持续改进e)阶段性:动态性大大提高了企业标准体系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推动了体系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系统的效能,企业标准体系又必须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企业标准体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即:稳定——非稳定——新的稳定……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结构形式) •标准GB/T15496-2003中的图1适用于一般企业图中:a)下方虚线内为企业标准体系,由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构成;b)上方正中方框与企业标准体系以实线相连,表示“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直接关系到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c)上方两侧方框与企业标准体系以虚线相连,表示“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指导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各个企业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均应设计本企业的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一般企业完全可以采用标准GB/T15496-2003中图1的形式只有大型集团公司、多事业部的股份制公司设计总体企业标准体系时需要另行考虑2024/9/32024/9/3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在标准GB/T15497-2003中有:•图1序列结构形式,适用于只生产单一类型的产品;•图2层次结构形式,适用于生产两个以上类型的产品2024/9/32024/9/3 •企业可以选用适宜的形式不论企业采用哪种形式,其中所包括的各子体系均可以按企业的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进行适当删减删减的是否合理,以下面两点为衡量点:a)不影响企业产品与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要求;b)不影响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2024/9/32024/9/3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按标准GB/T15498-2003中图1的形式各子体系均可以按企业的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进行适当删减,或分解、重新组合改变是否合理,以下面两点为衡量点:a)不影响企业产品与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要求;b)不影响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2024/9/32024/9/3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基本按标准GB/T15498-2003中图2的形式,将其变化成两层的层次结构:上层为“通用工作标准”,下层分别列出按岗位不同建立的各子体系2024/9/32024/9/3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定义(GB/T13017-1995中的3.2)•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内容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与方法 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GB/T13017-1995中的3.2)•定义: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种表达形式,是现有标准和预计应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建立企业标准体系,首先要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这个研究和编制过程也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过程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内容构成•企业标准体系表不是一张表,包括:a)体系表(或结构图包括技术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体系表);b)标准明细表(每一个子体系一份);c)标准统计表(标准汇总表);d)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e)体系发布令。

      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形式(结构形式) •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 + 体系代码即:将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中的每一子体系分别加上各自的体系代码体系代码的组成:标准类别符号 + 体系顺序号标准类别由J、G、Z分别代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也可以1、2、3分别代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顺序号以上下两个层次的体系为例,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一般由00代表上一个层次的标准体系,如基础标准体系或通用标准体系从01递增至99,分别代表下一个层次的各子体系;一般中间不间断如是三个层次的体系,例如在01子体系下再分小体系,则其小体系的代码就从011递增至019由于每一个子体系给定了体系代码,就确定了该子体系在该体系中的位置如:J00技术基础标准体系,G 01经营综合管理标准体系,Z05特殊岗位操作人员工作标准体系等等所以,体系代码就其作用来说,是个地址码因此,各子体系的排序要注重先后次序、协调、合理 2024/9/32024/9/3 示例【示例1】GBT15497-2003图2.(加J00/J01…)【示例2】GBT15498-2003图1(加G00/G01…)【示例3】GBT15498-2003图2(加Z00/Z01 …)2024/9/32024/9/3 体系表的作用 •从上述三类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形式中我们可以判定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标准体系设计:a)层次是否清楚;b)结构是否合理;c)体系要素是否齐全、完整;d)删减(分解或重新组合)是否恰当;e)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满足需要。

      2024/9/32024/9/3 标准明细表 •每一个子体系均应有一份独立的标准明细表•推荐格式(表头,当标准编号采用位置编号时适用)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备注1232024/9/32024/9/3 标准明细表的填写说明(1):按顺序编号,从1开始递增,中间不留空号这样,尾数可以反映本明细表内标准的实际数量2):填写完整的标准编号a)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编号方法按《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        Q/□□×—××××其中:Q/——企业标准标志□□——企业代码,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     两者兼用组成;最多建议不超过四位数×——标准顺序号,可以从“1”开始递增;也可以确定二位数或三位数,从“1”开始递增;建议最多不超过三位数××××——标准发布年代,四位数不可省略当□□最后一位为阿拉伯数字时,为了不与顺序号混淆,其间应用圆点“.”隔开2024/9/32024/9/3 b)其它企业标准的编号方法按GB/T15497-2003中的7.3.4要求为:         Q/□□ 位置编号 —××××位置编号也叫标准代码,是每一项标准的地址码其构成为:体系代码 - 该标准在该体系中的顺序号     每一项标准只编定唯一的位置编号。

      如:J00-1为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中的第一项标准的位置编号当□□最后一位为汉语拼音字母时,为了不与标准类别符号J、G、Z混淆,其间应用圆点“.”隔开示例】:大力神公司的一份工作标准的编号                           Q/DLS.Z05-3-20072024/9/32024/9/3 c)采用标准可以只用原编号,或使用双重编号:在原编号前给与本企业的标准编号,中间以斜线“/”隔开d)顺序排列方法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先后排列如采用了多个行业标准,则按其代码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在每一类中按顺序号的先后排列最后排本子体系引用其它子体系的企业标准2024/9/32024/9/3 (3)标准名称应写全称4)填写实际实施日期采用标准填写该标准在本企业的实际实施日期5)内容可以是:a)采标记录:IDT,MOD,NED;b)文本状态:待制定,待修订,待收集;c)版本状态:单行本(一般不注),汇编本(注明汇编本的名称或代号);d)重复使用说明:当引用其它子体系的标准时,在此处注明“重用”或“引用”,统计时不再统计;当引用的标准是企业标准,只须注明“引用”即可,当引用的标准是国标、行标或地标时,在“引用”之后应加注该标准原来所属子体系的体系代码;e)其它须注明的内容。

       2024/9/32024/9/3 编制方法•在编制明细表之前,应学习和掌握GB/T15497中的7~23章和GB/T15498中的第7、8两章的内容并在编制过程中以标准为手册,随时核对•(学习《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时,使用本人编辑的《<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注释》,将会对你有一定帮助•明细表的企业标准初稿不要编号,因为在编制标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对原拟定的标准内容进行分解或组合;待该子体系内的标准都编定了,调整好顺序后再编号2024/9/32024/9/3 明细表的作用•通过明细表可以判定每一个子体系内的标准:a)是否齐全、完整,满足企业需要;b)是否协调、合理;c)有无重复;d)编号方法是否统一,有无重号或漏号 2024/9/32024/9/3 标准统计表(汇总表 •标准统计表的作用:        通过此表能清晰地反映出企业标准体系的全貌如体系的构成、完整性、合理性,标准数量、水平,以及现状•推荐格式2024/9/32024/9/3 项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合计总数强制推荐总数强制推荐总数强制推荐总数待定技术管理工作合计产品采标情况IDT数量:总数其他说明:MOD 数量:(企业名称)企业标准统计表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说明•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说明要表达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思路、原则、使用方法和实施要求,其内容包括:a)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依据和要达到的目标;b)与GB/T15497和GB/T15498的符合性,差异之处及其理由说明;c)结合统计数据分析本企业当前标准体系的水平,在行业内、国内、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和任务;d)与其它管理体系的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2024/9/32024/9/3 示例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与方法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3.2)适用于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对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a)全面成套1)完整——技术、管理、工作三大块不能少;            构成三大体系的要素不能少,删减要合理;            体系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            子体系涵盖活动全过程2)齐全——够用:满足生产、技术、经营需要;          —— 管用:每项标准要用起来,可用可不用的不要纳入2024/9/32024/9/3 b)层次恰当1)上下关系理顺——下层标准要服从上层标准,共性的要提到上一层次;2)左右关系理顺——相互协调、配套c)划分明确(指标准所属门类)1)产品生产或加工企业——以产品标准为核心,以产品实现过程标准为主线;2)经营服务型企业——以经营服务标准为核心,以经营作业或服务提供过程标准为主线;3)以标准功能划分子体系,不以部门划分;4)以标准化对象划分技术标准(技术要求、指标、方法等)和管理标准(活动程序、管理要求、过程控制等)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制修订计划•按P-D-C-A模式制定编制程序(企业标准体系制修订计划)程序工    作    内    容责任人完成日期策划1.确定人员,并组织培训2.人员分组分工3.清理、收集现有标准和相关文件4.分析现有标准和相关文件,决定取舍 实施5.分别编制:技术标准体系表, 管理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体系表6.分别编制各体系表的明细表(初稿)7.编写编制说明(初稿) 检查处理8.通过标准的制修订修改明细表9.通过标准的实施、改进修订明细表10.通过对体系的自我评价完善标准体系表11.编制标准汇总表12. 修改、完善编制说明 2024/9/32024/9/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归档形式企业标准体系表是申请社会确认时要上报的文件,应将上述已完成的文件增加一个封面和一个企业标准体系实施发布令。

      封面只需有企业名称的全称和“企业标准体系表”字样即可企业标准体系实施发布令内容应包括:a)简述建立体系的过程;b)企业标准体系开始实施的日期;c)企业法人代表的签署如果将标准化管理者代表的任命合并在此处,也是可以的•企业标准体系表装订成册,顺序为:封面、企业标准体系实施发布令、编制说明、技术标准体系表、技术标准明细表、管理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明细表、工作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2024/9/32024/9/3 企业其它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 •关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的基础管理体系,企业其它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两种方法•“制度”与“标准”的关系与处理2024/9/32024/9/3 两种处理方法•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前未建立其他管理体系此时,在按《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应同时参照相关管理标准的要求拟定标准明细表,编制标准;以确保企业标准体系能覆盖其它管理体系的内容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等等           各管理体系要求的综合性手册应纳入管理基础标准子体系中,其中应列出支持该手册的文件清单(这些文件就是相关标准文本)。

      在相关标准的前言中应说明:本标准可以抽出与相关标准共同组成※※体系文件,接受※※体系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手册纳入管理基础标准子体系中,程序文件分别纳入各管理标准子体系中第三层次文件视其性质分别纳入相关的技术、管理或工作标准各子体系中•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前已建立其他管理体系此时:      若该管理体系即将换版,则按第一方法所述方法办理     若该管理体系正在有效运行,则按第一方法所述方法将其文件分别纳入各标准子体系中若文件、记录的编号与标准体系的规定不一致时,可以采用双编号方法即按标准的编号方法给与编号,写在前面,斜杠之后写原文件编号并在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中给与说明,待该体系换版时再放弃原编号2024/9/32024/9/3 “制度”与“标准”的关系与处理•就“制度”是“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词典1684)这一意义来讲,它与“标准”是有共性的因此,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均可以转变为管理标准•就制度的制定与发布来看,更多的是体现行政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如果某一项制度只是因某一时间段的需要而制定的,所规定的事物并不具有重复性,则此类制度不必转为标准2024/9/32024/9/3 第四部分企业准备材料 企业准备的材料•申报基本条件•申报材料•现场准备2024/9/32024/9/3 申请社会确认的基本条件•a)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b)企业已建立健全了标准体系,且有效运行六个月以上,并进行了自我评价;•c)标准体系覆盖的产品交付标准合法有效,,并有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有效期内的);•d)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已经过标准化主管部门确认,取得采标标志证书。

       2024/9/32024/9/3 确认的否决条件•企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的社会确认:•a)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标准体系;•b)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无标生产或产品不能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性标准要求;•c)企业近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方通报或处分;其中包括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媒体上的批评或曝光;•d)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并在两年内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2024/9/32024/9/3 申报材料•申请企业应向所属地方政府质监局标准化处申请安徽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已授权安徽省标准化协会实施本省所有企业的企业标准体系社会确认)申请企业持下列资料向确认机构上报,申请确认:•企业标准体系确认申请表                   共2页•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评分表         共3页•企业标准体系表(本资料4.3.4的全部内容) 共×页•企业法人资格证书                         共1页•企业方针、目标                           共1页•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                     共1页•企业组织机构图                           共1页•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图                     共1页•企业标准化专兼职人员一览表               共×页•企业产品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   共×页2024/9/32024/9/3 现场准备•a)企业标准体系表。

      •b)企业标准体系文件:•1)企业方针、目标;•2)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                   •3)企业组织机构图;                         •4)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图;                   •5)企业标准化专兼职人员一览表;•6)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令;•7)企业产品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2024/9/32024/9/3 •c)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计划:•1)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规划;•2)企业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3)企业标准体系制修订计划;•4)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5)标准实施计划;•6)企业产品采标计划;•7)标准化科研计划;•8)标准化培训计划;•9)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计划;•10)各项计划的实施记录、检查总结等2024/9/32024/9/3 •d)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目录及文本•e)企业技术标准文本从J00开始,每个子体系明细表后为文本,含引用的国标、行标或地标,直至最后一个子体系;可以分册装订)•f)企业管理标准文本从G00开始,每个子体系明细表后为文本,含引用的国标、行标或地标,直至最后一个子体系;可以分册装订)•g)企业工作标准文本。

      从Z00开始,每个子体系明细表后为文本,含引用的国标、行标或地标,直至最后一个子体系;可以分册装订)•h)企业各类标准的实施记录按确认评分表5的10个项目分别集中,至少应有近三个月的实施记录)•i)加分项目的全部证实资料•j)可以查阅电子文档和标准化网络管理的电脑一台(或在专业工作室查阅)2024/9/32024/9/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