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朱元思书》教案.doc
4页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2、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描写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 D.在昼犹昏 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随着 B.负势竞上:凭依C.窥谷忘反:通“返” D.在昼犹昏:夜晚4、翻译句子:(1)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4)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二)、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回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三)、重点分析 1、全班齐读“异水“部分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异水”的提示:①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②从哪几方面描写水?③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写水?④使用哪些写作手法来写水?2、再读“奇山”部分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看看作者如何描写“奇山”的 提示:①抓住了山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②从哪几方面描写山?③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写山?④从哪些写作手法来写山?3、讨论问题: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融,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四)总结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五)、拓展延伸运用你学到的写景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按照图片上的画,完成200字左右的写景片断。
六)、作业1、熟读课文,尝试背诵2、完成《古诗文一点通》相关练习 板书: 写景 : 写什么 怎么写总写: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之色 1、修辞手法 异水 水之深 清澈 (夸张、比喻、对偶) 水之清 (静态) 2、描写角度 水之急 湍急(动态) (正、侧面相结合)分写 (动静相结合) 山之形(视觉) 奇山 山之声(听觉) 山之色(视觉)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蔑视功名、淡泊名利的高潮洁志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