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酿造与果酒生产.ppt
112页葡萄酒酿造与果酒生产,第一节 酿造葡萄酒概况,一 中国葡萄酒生产与发展概况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7500年,高加索地区传播到地中海沿岸,目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占据全世界50%以上的产量中国现代葡萄酿酒的历史起始于1892年华侨张弼士建立张裕葡萄酒公司目前中国葡萄酒产量约50万吨,主要品种为赤霞珠主要厂家为张裕、长城、王朝、威龙主要葡萄产地河北昌黎、山东烟台(环渤海湾地带)、河北沙城,二 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1.法国原产地分级制原产地命名酒AOC优质酒VDQS地方酒VDP佐餐酒VDT蒸馏基酒VDB,2.美国对葡萄酒标签管理标写栽培区域标写品种名称标写年份标写生产者,三 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因素葡萄种植 葡萄品种 种植气候 土壤酿制技术,1.酿造红葡萄酒的主要品种:要求色泽深,含糖量高,可达11~12度酒,含酸量中等,单宁丰富,可以陈酿*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N) 卡本妮萧伟昂原产法国,波尔多酒的主要品种,世界主要的干红酿造品种酒新酿成颜色深紫,单宁和青草味突出,需经橡木桶长期陈酿才出品质,一般与其他品种混合使用成酒色泽深宝石红,解百纳香型突出,酒质醇厚,回味悠长梅露汁(Merlot noir)原产法国,波尔多酒的主要品种酿酒品质:单品种酒醇厚,强劲,丰满,富有果香,成熟快,短期陈酿即可具有典型的解百纳酒风味,*品丽珠(Cabernet Franc N)原产法国,波尔多地区第三大红色品种酿酒品质:单品种酒色素含量中等,成熟快,果香浓郁,口感柔和,*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 N)原产法国,1892年中国引进烟台酿酒品质:中糖低酸,有明显的青草味,单宁不突出,口味柔爽,具有解百纳的香气。
所酿酒宝石红色黑彼诺,黑品诺(Pinot Noir)原产法国,适合在冷凉地带种植,我国有少量种植酿酒品质:高糖低酸,所酿酒色泽鲜艳,香气幽雅,酒质细腻、柔和、高贵,2.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的区别:总体上来说,大部分鲜食品种(龙眼、玫瑰香)不适宜酿酒或者不能酿造好酒,酿酒葡萄更注重内在品质,如红色品种要求更高的糖、酸含量,高的色素、单宁含量,具有典型酒的芳香物质,如解百纳型、果香型;在果粒上也往往选择小粒而不是大粒;成熟期大多选择中晚熟,较长的生长期有利于品质发育鲜食品种更注重外观质量,要求大粒,色泽鲜艳而非浓黑,成熟期追求早熟、极早熟,香型也要求玫瑰香和草莓甜香3.种植气候:气候、光照、降雨,长期气候和年份,最佳地域是冷凉气候4.土壤:具体种植地域分布,土壤质地(砂质)、土壤温度、湿度、深度,土壤化学成分,土壤酸碱度,四.葡萄酒分类:葡萄酒通常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酒精发酵而制成的酒精度不低于8.5%(v/v)的饮料1.按颜色分类红葡萄酒:带色葡萄酿成,酒色深红、紫红或宝石红、红微棕、红棕色,酒精度9%~14%,酒香浓郁(果香和葡萄酒香)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葡萄的果汁发酵而成,颜色有无色、淡黄绿色、浅黄、禾秆黄或金黄色,酒精度9%~14%,酒香新鲜愉怡,口味淡雅爽口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或红、白葡萄混合,带皮或不带皮发酵而成,颜色和风味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2.按含糖量分类干型葡萄酒(dry wine)含糖量小于4.0g/l,酒精度11%~12%之间,葡萄汁中能被酵母利用的糖分基本上消耗尽,饮用时基本感觉不到甜味酒香新鲜愉怡,口味淡雅爽口半干葡萄酒(semi-dry wine)含糖量4.0~12.0 g/l,酒精度11%~13%之间,微甜半甜葡萄酒(semi-sweet wine)含糖量12.1~50.0g/l,酒精度12%~14%,甜味明显甜葡萄酒(sweet wine)含糖量大于50g/l,酒精度一般为8%~16%干型是基本的酒型,其他类型的酒往往是由干型调配而来3.按使用原料与酿造工艺分类: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糖、酒精提高酒度)加香葡萄酒,4.按二氧化碳含量分类:静酒起泡葡萄酒葡萄汽酒或加气起泡葡萄酒,5.按饮用习惯(法式、意式大餐)餐前酒:一般为加香葡萄酒,酒度16%~20%,开胃酒佐餐酒:一般为干型酒起泡葡萄酒:进餐、宴请高潮时用餐后酒:高浓甜的葡萄酒,第二节 葡萄酒成分,世界红葡萄酒消费的热潮,红酒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一 糖1.葡萄酒中糖的种类单糖:果糖、葡萄糖(主要糖分)双糖:蔗糖(含量低)多糖:果胶、树胶、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2.按生物化学性质分类还原糖和非还原糖是否被酵母利用:可发酵性糖、非发酵性糖(残糖)3.糖分的变化可发酵性糖在酵母作用下生成乙醇、高级醇、多元醇、脂肪酸酯、醛等化合物,赋予葡萄酒不同香气特征。
除此糖还可以增加葡萄酒香味的挥发性干酒含糖量低于4.0g/l,二 醇1.乙醇:来自于酵母发酵,酒中乙醇含量称为酒度,一般用体积酒度表示(vol%)表示乙醇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嗜好性和依赖性,同时乙醇对葡萄酒的稳定性、陈酿及感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抑制有害微生物配合酒体风味,增甜、苦味,减弱酸、涩味,产生芳香酯类物质2.甲醇:来自于果胶的酶降解3.高级醇:杂醇油,属于酵母发酵正常副产物,高级醇参与形成葡萄酒主体香气主要有1-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等4.多元醇:甘油(赋予醇厚感)2,3-丁二醇糖醇:甘露糖醇、赤藓醇、阿拉伯醇等特征性物质,三 羰基化合物1.醛:乙醛、己醛和己烯醛是最重要的醛,乙醛给酒带来苦味和氧化味,挥发性醛通常具有辛辣刺鼻的香气2.酮:大马士革酮、紫罗酮具有玫瑰香、草莓的香气,是特征性风味物质发酵生成的双乙酰,有甜味、黄油味、奶油味,会对风味产生影响四 酸1.无机酸:碳酸和亚硫酸2.有机酸:对酒的酸度和pH有显著影响挥发性酸:醋酸、甲酸、丙酸、丁酸等醋酸是葡萄酒良好的风味物质,当醋酸含量过高时说明酒被醋酸菌、乳酸菌污染固定酸:酒石酸、苹果酸其余酸大多来自于酵母或者葡萄的TCA的代谢产物。
苹果酸作为葡萄采收期的主要指标3.酸的作用:对风味的影响和醇一样重要酸会产生新鲜酒感,同时会修饰其他滋味和口感,降低甜度五.酯大约有160多种,基本上属于痕量物质,挥发性低,赋予白葡萄酒果香,但是对红葡萄酒的风味影响较小六.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对于红葡萄酒的特征和质量非常重要,但含量很低酚及相关化合物可以影响到葡萄酒的外观、滋味、口感、香气和微生物稳定性 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来自于葡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及橡木桶1.酚类物质:类黄酮(黄酮醇、儿茶素、无色花色啶)和非类黄酮,2.红葡萄酒颜色:花色啶与葡萄糖结合生成糖苷类物质花色苷,花色苷的数量及其变化构成红葡萄酒的颜色花色苷与单宁物质结合生成的聚合物可以稳定红葡萄酒的颜色3.白葡萄酒的颜色:新白葡萄酒的黄色来源于黄酮醇,陈酿期间由于橡木桶中浸出的非类黄酮和木质素也会显著增加,陈酿期间颜色变暗可能是由于酒中的酚和半乳糖酸氧化,美拉德反应形成类黑精或者焦糖的缘故4.滋味与口感:类黄酮微苦,对于白葡萄酒的风味有影响,如黄烷酮葡萄糖苷-柚皮苷澄清作用:常利用单宁沉淀蛋白质的性质,澄清葡萄酒,七.硫化物对风味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八.大分子物质脂质、蛋白质、维生素、九. 溶解性气体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硫,第三节 葡萄酒酵母 从葡萄生长、成熟直至发酵、贮存成为商品葡萄的整个过程,均与微生物有密切关系。
酵母菌直接参与发酵,把糖转化为酒,其副产物对于葡萄酒的口味和香气有重要作用,乳酸菌是高酸度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二次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的主角,起着降低酸度改善口味、增强香气、提高稳定性的作用;灰葡萄孢感染的贵腐葡萄可以酿造出风味独特的高档贵腐葡萄酒1.参与葡萄酒酿造的酵母葡萄酒的发酵不是由单一酵母种完成的,而是由复杂的酵母群相互更替共同发挥作用完成的,体现了酒类发酵是一个混合微生物群共同作用的结果,直接参与葡萄酒酿造的酵母主要是:酿酒酵母、贝酵母、薛瓦酵母、意大利酵母、葡萄汁酵母、,可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从形态上有椭圆、圆形、圆球、腊肠、柠檬形、大柠檬形,其大小通常在(3~7)×(5~14)um在酿造过程中,酵母以无性繁殖为主,绝大多数采用出芽繁殖方式,少数采用横分裂繁殖方式2.酵母的来源及其生态变化:1)来源来自于葡萄本身,主要附着于葡萄表皮来自于空气来自于葡萄园土壤,接触葡萄、葡萄汁、空气的葡萄酒酿造设备,葡萄酒厂的各处2)葡萄和葡萄汁中酵母分布:柠檬形克勒克酵母:40%~70%酿酒酵母、贝酵母等:5%~20%星形球拟酵母:10%~15%克鲁斯假丝酵母等:10%~20%3)发酵过程中酵母的消长:酿造过程中由于SO2的添加和酒精的生成,对于野生酵母群落的生长影响很大,耐SO2和酒精的酿酒酵母成为优势菌群,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粗壮假丝酵母等数量大大减少。
2.优良酵母的筛选和改良1)目的纯培养酵母的添加是为了让优势有益菌种很快占据压倒优势,加速菌群更替转换的过程因此自然发酵所得的葡萄酒高级醇等物质含量多,风味浓醇,而添加纯培养酵母的葡萄酒发酵顺利,残糖低,酒精含量高,酒质净爽在酿酒环境和历史悠久的欧洲地区,尤其是名酒产区,主要利用当地优越的天然酵母群进行自然发酵但在气候条件不太理想,酵母群有缺陷,大规模酿酒的条件下,往往选择添加纯培养优质酿酒酵母2)优质酵母的选择基准能适应葡萄醪的特点生成的葡萄酒酒质好发酵生产管理容易,考虑的项目 生长繁殖速度快 有耐高糖度能力 有耐酒石酸(低pH)能力 有耐SO2能力 有低温发酵能力 发酵平稳,酒精产量高 耐酒精能力强 挥发酸生成少,3)酵母的分离和筛选:最佳材料:酒厂未添加培养酵母的自然发酵醪分离时机:根据酵母菌群消长规律确定,旺盛期(酿酒酵母)或者终期(贝酵母、栗酒裂殖酵母)培养基:酵母膏麦芽膏琼脂培养基、稀释葡萄汁培养基、赖氨酸培养基等分离:划线分离培养、稀释分离培养,4)酵母菌种的改良:目的:提高葡萄酒质量:赋予杀伤性、提高低温发酵性能,抑制硫化氢对过多高级醇的生成,增强酯等香气成分的生成能力,降低对花色苷的吸附、分解能力使葡萄酒酒质多样化:赋予独特的香气成分,生成苹果酸等有机酸,同化戊糖等新性能提高生产效率:赋予低泡沫性能,赋予苹果酸-乳酸发酵能力,提高凝聚性,提高耐SO2、耐酒精、耐糖性能,提高发酵速度。
改良手段: 人工诱变 结合交配 原生质体融合 基因转化,5)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天然酵母的扩大培养: 取第一罐醪,添加亚硫酸任其自然发酵作为种母纯种酵母的扩大培养:斜面试管活化 10ml液体试管培养 500ml三角瓶培养 10倍 12.5倍 10L玻璃瓶培养 200~300L酒母罐培养 供使用 12倍 14~25倍,,,,,3.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的使用复水活化后直接应用活化后扩大培养制成酵母使用,第四节 发酵前准备工作一 原材料和工具准备1.葡萄酒发酵时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VC、亚硫酸、偏重压硫酸钾、SO2酸度调节剂:柠檬酸、酒石酸、乳酸、酒石酸钾、硫酸氢钾酶制剂:果胶酶离子螯合:亚铁氰化钾、植酸钙2.助滤剂和吸附剂3.容器:橡木桶、水泥池、金属罐,二 葡萄的破碎与除梗1.输送设备:竹筐、螺旋输送机、带式输送机2、破碎与除梗:1)技术要求:每粒葡萄都要破碎籽实不能压破,果梗不能压碎破碎过程中,葡萄与汁不得与铁、铜等金属接触2)设备:立式、卧式除梗破碎机3、葡萄浆、汁、酒所用的泵:转子泵:颗粒葡萄、葡萄浆和发酵残渣离心泵:葡萄酒、水和其他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