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修辞知识归纳.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7460675
  • 上传时间:2022-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修辞知识归纳《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表意丰富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混淆的修辞方法  中考中语文易混淆修辞方法,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一、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一)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二)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三)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二、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一)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二)不同点:  1.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2.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  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三、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一)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二)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四、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一)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二)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三)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五、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一)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二)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中考专题复习:修 辞1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对偶)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拟人、夸张)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反问)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比喻)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4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6 、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B.飞流直下三千尺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8、对修辞手法依次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A.①排比、比喻 ②反复 ③排比B.①拟人、反复 ②对偶 ③对偶C.①比喻、反复 ②排比 ③比喻D.①拟人、排比 ②反复 ③对偶9、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B.“要讲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方法C.“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不过去,会后乱说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D.“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段话由两组对偶句组成。

      10、在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B.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C.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D.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1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1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