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实践与探索.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2-11-21T13:07:37.440Z 来源:《中小学教导》2022年第388期:李军王雪梅 [导读] 化学是学生在初三阶段开头接触的学科,使提防化学测验活动 山东省荣成市特殊教导学校山东威海264300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或脑发育不全,造成熟悉活动障碍及心理活动障碍,同时伴有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表现为肢体不生动、回响迟钝、运动才能差,这些都对智障儿童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特殊教导学校都特意开设了康复训练课,以促进智障儿童身心进展,补偿缺陷,挖掘潜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举行科学化初期评估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查看测评的六个片面,即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每个片面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的康复训练的内容 针对举行康复训练的全体智障儿童,一是根据《感觉统合才能进展评定量表》举行测评;二是根据《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档案》中的6大领域60个工程举行概括评估,从中察觉儿童各种功能和才能进展的优势和缺乏,分析出康复训练的需求和进展可能,确定康复训练的长期目标、细化短期目标,选择、设计康复训练活动形式和训练方案,为制定个别康复训练筹划做打定。
二、建立个别化教导档案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进展处境各不一致,各有自已的特殊需要,因此需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训练筹划来指导康复训练进程根据初评结果,为每个儿童量身打造一套长期训练筹划和概括、详实的可行性短期训练方案,然后在训练过程中针对训练内容做好细致记录,便于随时调整每学期对学生举行一次中期评估与总结,查看训练筹划的执行处境,为下一步开展训练工作供给依据学年末再举行一次末期评估与总结,形成个别化教导档案,提高康复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训练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探索生本化训练模式 1.训练情节趣味化智障儿童的天性也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猛烈的奇怪心,热爱竞争、对比、合作或支持恰当地运用比赛或合作的方式及趣味化训练能巩固训练的消遣性,建立他们彼此仿效、彼此鼓舞的态度,增加“我要做得更好”的动机,激起儿童良好的心绪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留神力集中、记忆明显、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如趴地推球,仿佛在给小动物喂食;平衡台训练,两两相对拉大锯;滑板训练,学做小乌龟爬来爬去,和小鱼小虾做嬉戏……轻松的嬉戏空气,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得志,产生愉悦的心绪,训练效果倍增。
2.训练过程人本化根据每个智障儿童的才能水平,综合考虑训练环境与条件,我们常用“工作分析法”小步伐、多循环吸引孩子的留神力,引发奇怪心,使其多种感官参与训练以教学“穿裤子”为例,我们采取“演示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个别——强化提高”的训练模式对于才能较好的儿童,采用依次法:第一步儿童坐着,从椅子上拿起裤子;其次步穿进一条裤腿;第三步再穿进其次条裤腿;第四步站起来,把裤子拉到膝盖;第五步把裤子拉到腰上;第六步扣上扣子,完全穿好对于才能较差的儿童,我们采用倒序法,先由教师做好前几步,孩子只需做好第五、六步,以此类推,直至达成训练目标训练过程分解步骤越细致,越利于儿童采纳训练时,力求活动设计难度与训练强度适中,使孩子们“抬一抬脚,就能吃到苹果”,训练梯度呈螺旋化上升 3.训练评价科学化评价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对训练任务完成处境及儿童训练效果的评估,也有利于对训练目标实时调整我们本着“人人进步一点点,每日进步一点点”的原那么,每学年对儿童举行三次综合评估,主要从运动才能、感知才能、认知才能、语言交往才能、生活自理才能和社会适应才能六大领域对学生举行评估其特点:一是不同儿童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根基好的学生标准高一点,根基差的学生标准低一点;二是不同方面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同一儿童进展快的方面标准高一点,进展慢的方面标准低一点;三是不同进展阶段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即训练时间长的标准高一点,训练时间短的标准低一点这种“一对一”的评价方式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模范性教师定期与家长联系,举行家长观法反应(每学期每生一次),并做到实时反应、实时解决,家长合意率达100%,持续加入训练一年以上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0%左右 四、带动家长社区共同参与 智障儿童天性和品质的形成受到家庭教导的直接影响,而家庭教导的全部奥秘就在于面对现实,崇敬和赏识自己的孩子为了使家长走出家庭教导的误区,充分发挥家庭教导的作用,我们定期开展家长培训、亲子同训、家访等活动,传授康复训练学识,主动教给家长教导康复学识、方法,倾听家长心声,为有需要的家庭供给康复训练指导服务,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康复训练格局每年度我们开展24次学识宣传活动、6次社会融入活动,每周一次家庭康复训练指导,为更好地实现家校训练、社区融合、提高训练效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经过长期的家校结合训练,孩子静静发生着蜕变,有的行动麻利了,有的讲话明显了,有的生活自理了,有的自食其力了。
家长开放日上,当看到孩子们用笨拙的小手流畅地写下“人、口、手……”;看到孩子们摆着小棒数起“1、2、3……”;听到孩子们喜悦地唱起“我去上学校,每日不迟到……”;有的家长悄悄不语却泪流满面,有的妈妈走上前和暖地拥抱着孩子 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训练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坚信:只要以爱心和细心接纳智障儿童,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每一个智障儿童都能够拥有璀璨的明天!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