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学课:1.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二少****畔
  • 文档编号:158841135
  • 上传时间:2021-01-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00.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导论,邱志楠教授,一、中医学的发展史,1、原始社会中医学的萌芽阶段 在长期与自然猛兽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一些治病的医药知识2、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的发展阶段,由于有了文字,中医药知识积累大大增加了,公元前的中国百科全书山海经记载有100多种中药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出现了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使中医药知识得到了普及和提高,并为针灸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灵枢),从而使医战胜了巫、中医药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和提高3、封建社会中医学成熟阶段,秦汉时代,我国出现了第一本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 晋代出现了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把经络理论与针灸临床密切结合,推进了针灸学的发展 东汉末年,张仲景编著了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著作,对外感伤寒证提出了398法和113方宋元时代,中医学逐步向专科发展,分为大方脉(内科)和小方脉(儿科)、妇产科、外科、杂病、五官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 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记载药1892种,纠正了历代文献的错漏,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并被译成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遍传世界各地4、近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全面整理和提高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 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得到全面整理和提高。

      1956年国务院批准开办中医高等院校,从此,中医人才有了高等学历 1982年国家把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正式载入宪法总纲第二十一条,传统医药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证 1986年中央批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此中医有了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到1992年全国已有中医院2187所,病床182728张,中医技术人员362612人,中医药大学30所 1956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对中医理论的“肾”、“肝”、“脾”、“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脉诊”、“经络”、“气功”的研究和对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乙脑、肝炎、慢性肾炎、冠心病的治疗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医药的辉煌成绩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度出现了国际性“中医热”、“针灸热”、“中药热”,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先后成立了“国际针灸学会”、“国际耳针协会”、日本的针灸师达10余万人,目前世界上已有近三分之一人接受过中医中药、针灸、气功、按摩的治疗二、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形体结构:五脏六腑、四肢、五官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2)生命基本物质:气血精液也是机体的一部分,互相转化维持机体的机能活动; (3)机能活动:身体各种机能活动是通过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四肢,互相协调。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体生活在自然界,主动适应自然;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的精神压抑或紧张,影响身心健康等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心脏跳动);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上午恶寒、下午高热),,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中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就是运用运动观点去处理健康和疾病的矛盾,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三、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学 学习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 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1、司外揣内: 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以表知里”。

      例:心主血脉,其华在面2、注重整体联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器官与身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局部的病变会影响整体,通过调节整体的机能,又能使局部的机能恢复3、援物比类: 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形状特点的认知方法 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功能特点,按照五行各自特性相配相属四、中医预防学思想及措施,中医的养生学说是中医学预防学思想最早的体现,它阐述了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病后调理,防病复发,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一)未病先防 1、调摄精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调摄精神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如:“怒伤肝、思伤脾”都说明了情志异常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2、锻炼健身 中医学很早就注意锻炼身体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的一向重要措施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健身运动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也是中医学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预防疾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了在疾病还没发生之前,就要治疗的预防思想。

      思考题,1、试举例说明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试说明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3、中医学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主要成就?,,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