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诗歌形象 学案.pdf
11页学案1 4:鉴赏诗歌形象形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鉴赏形象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品味形象的典型意义,感受其在写的意蕴美,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诗歌形象包括三大类,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名词化表述一I找意象卜注意共性与个性I析内涵I 一造境、表情、衬人、结 构-WW-景象住 要指意象)画面内谷-画面特征-正面描写)侧 面 衬 托 知人论世.诗中客观人物抒情主人公(作者)/一组同 形 象、类 意 象(意 象)一 或一类意象特点方法外在:外貌、动作、语言、地位内在:性格、理想、人生态度等/外在(含环境):形、色、态1内在:具有人化特质找到“物”“人”的契合点善于联想想象画面意象组合反复揣摩意象体会意境特征 豪放一 清 幽一 婉 约 华美物象-V-|-eyi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诗歌中诗人自身的形象所谓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指诗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如张志和的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毓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所谓诗歌中诗人自身的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李白的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是极其丰富的,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傲视权贵的形象,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忧国忧民的形象,孟浩然 过故人庄的里钟情田园的形象,龚自珍 已亥杂诗里爱贤惜才的形象,李商 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里儿女情长的形象,王昌龄 从军行里报效国家的战士形象,贾 岛 寻隐者不遇里归隐山林的隐士形象,等等例题展示】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竹轩诗兴张镒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 篆烟:盘香的烟缕O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解题思路】把握人物形象,要抓住诗歌中关于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一些表现进行分析和概括本题中,由展示诗人生活环境的“竹轩”“柴门”“狭径”等可知,诗人远离尘俗,宁静自在;通过诗人“倦卧”“闲吟”等行为,可以看出他的淡泊洒脱;而“竹”、“雪”、“梅”等意象的选择,更衬托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将以上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 过 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技巧点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时,一要关注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二要关注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及生活环境等。
作答此类试题,一般有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明确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谁或是什么、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结合诗句,从诗中找出证据来证明为什么这一形象具有这样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即诗歌通过、借这一形象的塑造或以这一形象自喻、自况、自比抒发了的感情二、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俗称物象,即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二是抒情诗中借托的物象前者如于谦的 石灰吟中石灰这一物象,它在深山中被开采出来,然后在烈火中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诗人借石灰寄托自己不畏艰苦的考验、坚决保持清廉品质的志向.后者如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中的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借原上草的形象,讴歌抗争精神,传达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思想认识古典诗歌中一些物象常有特定的含义,如:杨柳惜别怀远;杨花、柳絮、飞蓬、孤雁飘零相离;明月 一 思 念 愁 绪;夕 阳 一 思 乡 怀 亲;子 规 一 悲 苦 哀 愁;菊 花 一 脱 俗 旷 达;莲 花 一 洁 身 自 好;梅 花 一 孤芳自赏、性格坚强;浮萍身世漂泊、居无定所;落花流水一伤春惜春、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凄楚悲凉;巴山夜雨悠悠离情;鸿雁、青鸟思乡、信使;鹅鸽思乡、凄清;红豆无尽相思【例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少年游晏殊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本词吟咏了怎样的对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事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诗描写的主要事物,注意分清重点对象和烘托意象以及环境描写的关系,如词中西风、庭树、朱阑等物象就是环境的构成要素,它们对塑造木芙蓉十分重要,但不是主要描写对象在明确主要描写对象为木芙蓉之后,找出描写木芙蓉的词语,如妖艳、新、斜、淡、明媚等,并据此概括木芙蓉的特征,继而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本词吟咏了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木芙蓉形象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在清霜明月之下,微斜的红花和淡黄的小蕊,鲜明美丽,仿佛要叫春天回转.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技巧点击】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首先要抓住物象的自然属性,分析其的外在特征,如形态、色泽、和环境特点;进而据物象的自然属性思考其社会属性,即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寻找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思考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即体现作者的怎样的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怎样的向往或追求.答题步骤一般为:(1)指出 形 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可结合表现手法进行;(3)点出形象的意义,即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三、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剪裁、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如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如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音响描写等唐朝诗人杜牧的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写寒山、石径、人家、白云、枫林、红叶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山晚景图,流露出诗人对秋天喜爱之情景物形象鉴赏的常见命题方式有:(1)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例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萧皋别业竹枝词青黄梅气暧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鹑鸠声里雨如烟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景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然后再分析作者寄托在画面里的思想情感梅子青黄时节,乍暧还寒,不冷不热,气候宜人;红白花开,农耕正忙,环境宜人;春雨如烟,鹑鸠啼鸣,燕子筑巢,恬静和谐在这幅恬淡、和谐、优美的画面里,无疑寄托着作者对江南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农耕图:梅子青黄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花儿竞相开放,人们正在播种,春雨如烟,鹑鸠啼鸣,燕子筑巢。
画面恬淡、和谐、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农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技巧点击】鉴赏景物形象,就是鉴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品一首诗,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感情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凉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诗歌景物描写鉴赏,一般可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跟踪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秦淮竹枝词纪映淮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维离别,赋成谢女白雪香注 篆烟:按此诗的内容,诗题应作 秦淮柳枝词纪映淮:清代女诗人谢女:东晋才女谢道握,曾以飞絮比雪,后世遂用“咏絮才女”称之。
1、诗中热情主人公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2、试分析首句中“点”字的妙处.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摄山秋夕屈大均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松门开积翠,潭水人空明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注 屈大均,广东人,曾两次北游,联络反清志士,力图恢复大明,此诗写于北游途中.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4、请具体分析本诗借景抒情的特点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望江南欧阳修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15、这首词的吟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6、这道词在表达技巧上有怎样的特点?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早秋山居温庭筠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7、本诗写了早秋的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请 分 析“空伴夜泉清”中“清”字的含义.附答案:1、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清高孤傲、不合世俗的才女形象秋柳萧瑟疏落,主人公却偏爱之,显示其清高孤傲;常人以柳赠别,主人公却不与之合,表现其不合世俗;而末句自比谢女,表现其才女气质。
2、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秋水缓缓流过淌,这些景象点染成一片秋色用一“点”字,既显示了寒鸦的稀少,又表现了流水的舒缓,一字兼有对两种景象的描述作用,体现了环境的清冷萧瑟,用字极为工巧3、本诗描写了一位抗清战士的形象:在一个呀落鸟鸣的秋夜,他心事重重,听着屋外的声响,一夜未眠;天还未大亮,他就早早起床,计划又一次远行4、本诗前三联借景抒情第一、二两联描写秋天的树林一夜落叶萧萧,鸟儿不能安眠,主人公也以为外面风雨交加,暗示主人公一夜未眠,衬托出主人公不能平静的心情第三联写主人公开门来到外面,看到潭水空明,松林积翠,反映出主人公心思渐明,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5、这是一首吟咏蝴蝶的词.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情景的描写,表现出蝴蝶天性轻狂的特点;通过描写它“才伴游蜂”“又随飞絮”,表现了它对情爱不专一的特点6,这首咏蝴蝶的词,以拟人手法,将蝶加以人格化,通过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的典故,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惟妙惟肖.7、诗歌描写的早秋景色:天气冷了,早上有了霜气,但天气晴朗,窗外还能看到太阳;树叶凋零,池塘中秋水涨满;野果从树上掉下来,地上的树叶干枯了;泉水潺潺。
此诗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环境的喜爱之情和恬淡自适的心情8、“清”字,一指泉水清澈,二指泉水在寂静的夜晚发出清脆的声音,三指诗人的心境纯净空明对点训练I.物象综合练(-)(2021 天津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朱 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陶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 梅 花 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C.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