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期中前知识清单及典型例题.docx
6页七年级语文期中前知识清单及典型例题一、考试范围与题型(路南&路北)考试范围:1-3单元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世说新语》两则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外名著:《朝花夕拾》重点模块:一、积累与运用1.字音字形 2.默写句子 3.病句 4.句子排序 5.文学常识 6.修辞、谦敬词 7.《朝花夕拾》 8.语言表达二、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 课内现代文阅读三、课外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四、作文二、重要知识清单第一单元1、《春》重点:句子内容的赏析,重点分析其中所运用的各种手法(修辞、侧面描写、 观察视角、感官角度、联想想象、叠词)2、《济南的冬天》重点:全篇文章的赏析,几乎每一段都可以拿来出题第一段中“对比 ”手法;第二三段中关于济南的冬天“温晴 ”特点的具体体现,注意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雪后小山的景象(很爱考赏析);济南的水(如何体现“绿 ”和“清 ”)。
4、《古代诗歌四首》重点:1.每一首诗的作者、作者朝代、字、号等相关的文学常识;主旨2.重点字词的书写:碣、竦峙、何、丛、悬、洛阳、枯藤、瘦、天涯3.全诗内容的背诵4.四首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5.每一首诗中的重点句子、词语理解5.秋天的怀念(重点课文)1.文章体裁、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字词(包括注释内在,包括字形和读音)2.课内阅读理解 ,各种手法内容的赏析——涉及到母亲的描写、用词 ,体会母亲的用意、 内 心情感、人物形象3.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4.《秋天的怀念》标题的原因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重点:1.文章出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易错点:不是刘义庆写的,是他组织人编写的;他是南朝宋的人,不是南宋2.重点字词的读音易错点:《咏雪》 “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 ”3.字词意思,疏通文意(翻译)易错点:古今异义词(儿女);通假字的翻译方式(必写出“通** ”) 4.《咏雪》中谢太傅对两个人的态度?为什么最后要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易错点:谢太傅一笑并没有表态5.《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很典型的省略现象,该怎么补?友人、元方、 元方父亲的人物形象?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 ”是否无礼?6.谦敬词。
君 ”“尊君 ”“家君 ”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百草园 ”片段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要11、《论语》十二章重点:1.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2.重点文言词语3.每一则的解读每一则内容讲的是什么角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4.课文内容三、典型例题及解析1.学校开展朗诵诗歌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两道小题4分)⑴在朗诵下面叶赛宁的《夜》这一诗节时,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⑵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读下面《朝花夕拾》中摘选的文字,写出对应的人物名称4分)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⑵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⑶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3.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路南,路北古诗部分只考选择)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以“_____”字统领全篇,以“_____”字体现虚实结合、实中有虚,苍凉中又有慷慨,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2)请把你想象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描写出来5.下列句子中,所标注的重音与提供的情境最相符的一项是( )(注意重音与停连)班长参加市中学生演讲比赛决赛,小明得知决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告诉大家:A. 班长荣获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B. 班长荣获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C. 班长荣获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D. 班长荣获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答案与解析:1.A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闹2.范爱农 寿镜吾 衍太太 陈莲和3.这句话通过对先生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先生在读书时的认真、专注和投入的沉醉状态,让人忍俊不禁4.(1) ①. 观 ②. 若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感慨万千,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