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 6.1、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课件 浙科版必修3.ppt

7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2178845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6M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二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图中有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条食物链2.2.写出最长的食物链:写出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总结食物链的组成成分:总结食物链的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如果该地被污染,体内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如果该地被污染,体内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5 5草草→→鼠鼠→→蛇蛇→→鹰鹰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鹰鹰 二、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二、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1.营养级营养级(1)(1)概念:处于食物链概念:处于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2)(2)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①①写出下列消费者的营养级别:写出下列消费者的营养级别: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②总结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总结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环节同一环节全部生物全部生物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营养级营养级= =消费者级别消费者级别+1+1 2.2.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1)(1)一定呈正金字塔形:一定呈正金字塔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可能呈倒金字塔形:可能呈倒金字塔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1.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用字母表示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3.3.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关系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关系(1)NP>0(1)NP>0时时 生物量生物量____________(2)NP=0(2)NP=0时时 生物量生物量____________(3)NP<0(3)NP<0时时 生物量生物量____________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GP=NP+RGP=NP+R增加增加不变不变减少减少 【思维判断【思维判断】】1.1.鹰捕食兔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鹰捕食兔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分析【分析】】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为食草动物属于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为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鹰属于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鹰属于第三营养级2.2.在一些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呈现倒金字塔在一些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呈现倒金字塔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或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呈倒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或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呈倒金字塔,但能量金字塔一定呈正金字塔金字塔,但能量金字塔一定呈正金字塔×××× 3.3.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低于陆地初级生产量,但其次级生产量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低于陆地初级生产量,但其次级生产量却高于陆地次级生产量却高于陆地次级生产量 )( )【分析【分析】】海洋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率高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率高于陆地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因而海洋次级生产量高于陆地次级生产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因而海洋次级生产量高于陆地次级生产量4.4.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量不如演替中的群落高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量不如演替中的群落高 )( )【分析【分析】】和演替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者多,初和演替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者多,初级生产量高。

      级生产量高√√××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1.组成成分的比较组成成分的比较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气候、能源为生物提供物质和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能量,是生物群落赖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础 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生物物群群落落生生产产者者消消费费者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光合细菌等菌等制造有机物制造有机物;为消费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场所包括营捕食生活和寄生包括营捕食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各种生物生活的各种生物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比较比较项目项目组成内容组成内容作用作用生生物物群群落落分分解解者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及腐食性的动物通过分解作用将生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物分物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解为无机物,供生产供生产者重新利用者重新利用 2.2.组成成分的联系组成成分的联系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生产者生产者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基石)(基石)消费者消费者动物摄食动物摄食(加快物质循环)(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分解者尸体、粪便尸体、粪便残枝败叶、遗体残枝败叶、遗体(不可缺少)(不可缺少)细胞细胞 呼吸呼吸细细胞胞呼呼吸吸 【高考警示钟【高考警示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的易错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中的易错分析(1)(1)植物不全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植物不全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2)(2)动物不全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动物不全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3)(3)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光合细菌等属于生产者属于生产者 【典例训练【典例训练1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 )A.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1.1.考查实质: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生物类别及其在考查实质: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生物类别及其在食物链中的作用食物链中的作用2.2.解题关键:明确某些特殊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归属:腐解题关键:明确某些特殊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归属:腐食动物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自养细菌不是分解者而是生产食动物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自养细菌不是分解者而是生产者。

      者 【解析【解析】】选选C C由于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均处于食物网的某由于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均处于食物网的某一位点,与周围的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可同时处于一位点,与周围的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可同时处于不同食物链的不同阶层,故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在多个不同食物链的不同阶层,故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在多个营养级,营养级,A A项错;动物大多数以其他生物为食,故大多属消费者,项错;动物大多数以其他生物为食,故大多属消费者,但并非均属消费者,如蜣螂、蚯蚓就属于分解者自养生物都但并非均属消费者,如蜣螂、蚯蚓就属于分解者自养生物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都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都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但并非细菌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根于分解者,但并非细菌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根瘤菌是消费者瘤菌是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生态金字塔1.1.食物链食物链( (捕食食物链捕食食物链) )(1)(1)组成:生产者、消费者组成:生产者、消费者。

      2)(2)表现形式: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表现形式: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3)(3)数量变动:各营养级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数量变动:各营养级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4)(4)方向:单方向,因为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方向:单方向,因为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能倒转成的,不能倒转 2.2.食物网食物网(1)(1)对食物网中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视具体食对食物网中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视具体食物链而定物链而定2)(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但也可能出现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但也可能出现竞争关系竞争关系3)(3)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4)(4)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②②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的捕食对象。

      3.3.食物链食物链( (网网) )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1)(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接的食物来源2)(2)““天敌天敌””减少:减少:若若““天敌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增大数量增大 (3)(3)““中间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营养级生物减少: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如图所示食物网中,B B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C C、、J J也将减少,也将减少,从而导致从而导致D D、、K K减少但因为减少但因为F F不只吃不只吃B B一种生物,它可依靠食物一种生物,它可依靠食物E E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4)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①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如图中级依次到低营养级如图中J J突然减少,则突然减少,则C C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多,B B因被因被C C过度捕食而减少过度捕食而减少②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③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4.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 类型类型项目项目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形状低低高高高高低低能能量量营营养养级级少少高高多多低低数数目目营营养养级级少少高高多多低低生生物物量量营营养养级级 类型类型项目项目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象征象征含义含义每一阶每一阶含义含义能量沿食物链流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级递减的特性一般生物个体数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级递减生物量生物量( (现存生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物有机物的总量量) )沿食物链流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动逐级递减食物链中每一营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的总生物量 【技巧点拨台【技巧点拨台】】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分析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分析 (1)a(1)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 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 b种群的数种群的数量将增加;如图中食物网,如果食草昆虫突然消失,鹰变为第量将增加;如图中食物网,如果食草昆虫突然消失,鹰变为第三营养级,数量将会增加。

      三营养级,数量将会增加2)a(2)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 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 b种群的数种群的数量将减少如图中食物网,如果食草鸟突然消失,鹰由第三、量将减少如图中食物网,如果食草鸟突然消失,鹰由第三、第五营养级变为第五营养级,数量将会减少第五营养级变为第五营养级,数量将会减少 【典例训练【典例训练2 2】】(2011(2011··四川高考四川高考) )图图A 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 (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 ),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 (见图见图B)B),而其,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2)引入卷尾鬣蜥后,引入卷尾鬣蜥后, 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发生改变3)(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1.1.知识储备:知识储备:(1)(1)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2)(2)食物网中某生物种群的位置和种间关系;食物网中某生物种群的位置和种间关系;(3)(3)一种生物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一种生物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2.2.解题关键:解题关键:(1)(1)在食物网中明确卷尾鬣蜥位置,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在食物网中明确卷尾鬣蜥位置,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2)(2)比较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和沙氏变色蜥的数量变化比较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和沙氏变色蜥的数量变化 【解析【解析】】(1)(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2)(2)沙氏变色蜥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沙氏变色蜥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结构发生了变化3)(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答案:(1)(1)三或第四三或第四 竞争和捕食竞争和捕食 (2)(2)垂直结构垂直结构(3)(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 一定的自我调节一定的自我调节 生产量和生物量生产量和生物量1.1.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来源来源去向去向影响影响因素因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同化作用同化作用自身的呼吸消耗、生自身的呼吸消耗、生长和繁殖长和繁殖自身的呼吸消耗、生自身的呼吸消耗、生长和繁殖长和繁殖光照、温度、光照、温度、COCO2 2、水、水分、矿质营养分、矿质营养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2.2.生物量生物量(1)(1)来源:一段时间内净生产量的积累量。

      来源:一段时间内净生产量的积累量2)(2)意义:推测各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意义:推测各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技巧点拨台【技巧点拨台】】常见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的大小比较常见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的大小比较(1)(1)陆地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陆地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2)(2)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和藻床>河口>大陆架>开阔海洋;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和藻床>河口>大陆架>开阔海洋;(3)(3)陆地>海洋陆地>海洋 【典例训练【典例训练3 3】】深海区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层:上层有初级生产量,深海区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层:上层有初级生产量,下层没有初级生产量产生这一区别的关键因素是下层没有初级生产量产生这一区别的关键因素是( )( )A.A.上层水域水较暖,以致藻类比以藻类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生长上层水域水较暖,以致藻类比以藻类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生长得更快得更快B.B.上层水域有足够的光照可以积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上层水域有足够的光照可以积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C.上层水域有较多的鱼,可将浮游动物控制在较低密度,使得上层水域有较多的鱼,可将浮游动物控制在较低密度,使得藻类密度较高藻类密度较高D.D.上层水域海水表面的波浪运动可使水中的氧溶解量提高,满上层水域海水表面的波浪运动可使水中的氧溶解量提高,满足光合作用对氧的需要足光合作用对氧的需要 【解题指南【解题指南】】1.1.考查实质:影响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

      考查实质:影响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2.2.解题关键:影响海洋生物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解题关键:影响海洋生物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解析【解析】】选选B B影响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影响初级生产量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COCO2 2、、水分、矿质营养等,深海区上下两层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光照不水分、矿质营养等,深海区上下两层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光照不同,下层没有初级生产量是因为下层缺乏光照同,下层没有初级生产量是因为下层缺乏光照 1.1.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a a代表的代表的成分是成分是( )( )A.A.生产者生产者 B.B.消费者  消费者   C.C.分解者分解者 D.D.不能确定不能确定【解析【解析】】选选B B无箭头指向的无箭头指向的b b为生产者,单箭头指向的为生产者,单箭头指向的a a为消费为消费者,双箭头指向的者,双箭头指向的c c为分解者为分解者 2.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如图食物网中的食物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如图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链有( )( )A.4A.4条条 B.5B.5条条 C.6C.6条条 D.7D.7条条 【解析【解析】】选选C C该食物网中该食物网中a a、、b b是生产者,共有是生产者,共有6 6条食物链条食物链分别是:分别是:①①a→c→d→ea→c→d→e;;②②a→f→g→ea→f→g→e;;③③a→f→h→ia→f→h→i;;④④b→c→d→eb→c→d→e;;⑤⑤b→eb→e;;⑥⑥b→g→eb→g→e 3.3.影响生态系统次级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系统次级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A.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B.B.生物量生物量 C.C.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D.D.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解析【解析】】选选A A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其中初级生产量是影响次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

      其中初级生产量是影响次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 4.4.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 )A.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B.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C.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D.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解析【解析】】选选A A能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能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 5.5.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是( )( )A.OA.O2 2和和COCO2 2 B.B.水水C.C.生物间相互关系生物间相互关系 D.D.太阳能的量太阳能的量【解析【解析】】选选D D总生产量的增加受初级生产量影响,而限制初级总生产量的增加受初级生产量影响,而限制初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光能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光能 6.6.如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如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述,错误的是( )( ) ①①该食物网中共有该食物网中共有6 6条食物链条食物链②H②H占据三个营养级占据三个营养级③G③G和和F 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④④若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若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DDT,则这种杀虫剂在,则这种杀虫剂在H H中浓度最高,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其次是在D D中中⑤⑤图中图中A A、、E E均为生产者均为生产者⑥⑥一旦一旦G 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态A.①②⑤ B.③④⑥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解析】】选选D D。

      该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中A A、、E E为生产者,共有为生产者,共有8 8条食物链,条食物链,其中其中H H占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营养级,占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营养级,G G和和F F除存在捕食关系除存在捕食关系外,还因有共同的食物外,还因有共同的食物E E而存在竞争关系;若在生态系统中使用而存在竞争关系;若在生态系统中使用DDTDDT,则这种杀虫剂在最高营养级,则这种杀虫剂在最高营养级H 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第四营中浓度最高,其次是第四营养级养级(G(G和和C)C)中;若中;若G G的数量大量减少,除的数量大量减少,除H H数量受影响较大外,数量受影响较大外,其他生物受影响较小,生态系统仍能维持稳定其他生物受影响较小,生态系统仍能维持稳定 7.7.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 (1)(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条食物链2)(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淡水虾与,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A.A.水鸟水鸟 B.B.水绵水绵C.C.水藻水藻 D.D.腐生细菌、真菌腐生细菌、真菌(4)(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______,水藻数目,水藻数目______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______ (5)(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__________会随着发会随着发生A.A.水藻大量增多水藻大量增多 B.B.小鱼的数目增多小鱼的数目增多C.C.水鸟的数目减少水鸟的数目减少 D.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甲壳类的数目增加(6)(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1)(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三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共有三条食物链2)(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水鸟、小鱼、淡水虾,淡水虾和小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水鸟、小鱼、淡水虾,淡水虾和小鱼的关系是竞争,大鱼和小鱼的关系是捕食。

      鱼的关系是竞争,大鱼和小鱼的关系是捕食3)(3)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的细菌、真菌,在捕食食物链中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的细菌、真菌,在捕食食物链中不出现4)(4)水鸟迁徙到别处,大鱼和甲壳类动物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水鸟迁徙到别处,大鱼和甲壳类动物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导致淡水虾和水藻数量减少导致淡水虾和水藻数量减少5)(5)水绵大量减少,导致水蚤减少,小鱼和淡水虾减少,大鱼减水绵大量减少,导致水蚤减少,小鱼和淡水虾减少,大鱼减少,水鸟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多食甲壳类,导致甲壳类数量减少,水鸟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多食甲壳类,导致甲壳类数量减少,水藻大量增多少,水藻大量增多6)(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 答案:答案:(1)3(1)3    (2)(2)水鸟、小鱼、淡水虾水鸟、小鱼、淡水虾 竞争竞争 捕食捕食(3)D (4)(3)D (4)增多增多 减少减少 减少减少(5)A (6)(5)A (6)群落群落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理论指导【理论指导】】1.1.概念概念补充完善类实验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实验类的题型,该种题型补充完善类实验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实验类的题型,该种题型往往给出一定的实验步骤往往给出一定的实验步骤, ,并留下一部分内容要求进一步完善并留下一部分内容要求进一步完善, ,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

      垫 2.2.类型类型常见的有补充完善实验步骤、补充实验假设、补充实验的预常见的有补充完善实验步骤、补充实验假设、补充实验的预测结果及实验结论等测结果及实验结论等 3.3.解答方法解答方法解答该种题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解决解答该种题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解决1)(1)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以便确定预测结果确定该实验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以便确定预测结果2)(2)分析题目中给定的设计思路、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分析题目中给定的设计思路、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3)(3)依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再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反应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再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反应变量的测定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写出正确答案的测定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写出正确答案4)(4)根据实验要求预测结果及结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根据实验要求预测结果及结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 ,结论明确唯一结论明确唯一, ,而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有多种而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有多种, ,要对假设分要对假设分类讨论类讨论, ,一般按一般按““如果如果…………那么那么……”……”方式进行方式进行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不可少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不可少请设计验证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必不可少的实验请设计验证生产者、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必不可少的实验思路验证的实验思路验证的实验思路: : 【分析【分析】】(1)(1)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对生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态系统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2)(2)理清设计的基本思路:应是设置多组实验装置理清设计的基本思路:应是设置多组实验装置, ,建立人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观察记录各组生态系统稳生态系统,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观察记录各组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定存在的时间长短 (3)(3)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 (生产者和分生产者和分解者解者) ),设计时不同的实验组中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反应变量,设计时不同的实验组中分别缺少不同的成分;反应变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各组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各组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存在的时间长短。

      4)(4)对照实验:应是四种成分齐全的人工生态系统对照实验:应是四种成分齐全的人工生态系统5)(5)最后按照要求完善实验步骤最后按照要求完善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分析进行实验分析 【拓展【拓展】】(1)(1)实验中哪一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中哪一装置作为对照?提示:提示:3 3号锥形瓶的号锥形瓶的4 4种成分齐全,是实验中的对照组种成分齐全,是实验中的对照组2)2(2)2号和号和3 3号锥形瓶相比较,哪个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了号锥形瓶相比较,哪个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了什么结论?什么结论?提示:提示:2 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3)(3)若要验证光照是生态系统稳定必需的,应如何设计实验?若要验证光照是生态系统稳定必需的,应如何设计实验?提示:提示:再增设再增设4 4号锥形瓶,瓶内材料同号锥形瓶,瓶内材料同3 3号锥形瓶,置于黑暗环号锥形瓶,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观察金鱼的存活时间境中培养,观察金鱼的存活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