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孟云卿翻译及赏析.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寒食孟云卿翻译及赏析 诗词鉴赏网收集孟云卿《寒食》诗词赏析,更多孟云卿《寒食》诗词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导语】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情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由于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实感情下面是大为大家带来的孟云卿《寒食》及赏析,接待大家阅读 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译文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解释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子推:寒食节前一天所作的枣糕名为子推 赏析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和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其次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时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乐景衬哀景,即反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观风景,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气力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新颖,景物尤为鲜丽心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崭新高兴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
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喜悦;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受的辛酸!高明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透露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一致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比较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伤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貌似是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打定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每日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特别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别致,构思高明,更加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作对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成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