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当前我国教育不足问题的思考(董沛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0291680
  • 上传时间:2023-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当前我国教育投资不足问题的思考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靠教育来培养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教育投资不足是当前一种客观现实理性地来审视教育投资不足的表现和所造成的深层次社会影响,探究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并从一个农村小学教师的角度、立场来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育 投资不足 影响 原因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以经济、科技为主要竞争内容的时代正向我们发出挑战!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什么?是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经济就谈不上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简单的道理,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接受  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教育投资,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因此,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来理性地审视依然存在的教育投资不足问题,分析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造成的深层次影响,探究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思考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圆满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投资不足所造成的深层次影响  (一)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影响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  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教育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视听手段、教学机器、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在教育中的应用既能扩大教育的对象,节省教育的时间,又能使教育生动、形象、效果鲜明而没有教育投入,教师自身都难以接触信息技术设备,又如何去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二)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受教育者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我国三级投资体制下,教育投资的不足主要反映在贫困地区和弱势的贫困人口教育问题上,越是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越是无力保障自己应尽的教育投入义务,越是贫困的人口越是难以接受平等的教育!这些生活在贫困地区、家庭的孩子,他们天生并不比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富人家庭里的孩子愚笨,只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跨越教育产业化的门槛,不得不走上失学、弃学的道路,痛失了学习机会  (三)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影响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设计蓝图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5)邓小平也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6)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在国民经济众多行业中的排序位置是比较低的,教师经济待遇偏低已成为伤害教师感情和劳动积极性的重要问题而对于因经济原因给教师造成的生活困难要求教师用精神的力量去克服,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道德的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首先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切实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能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圆满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四)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教育科研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决定教育的整体水平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加强教育科研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对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切实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科研,形成系统的理论,才能综合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减少和杜绝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才能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才能使我国明天的教育承担起振兴民族未来的重任。

        (六)教育投资不足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呢?就是因为80%的家庭为了应付未来不可预测的惊人学费,在给孩子的明天积累尽可能多的资金,有的甚至放弃了其它领域一些十分需要的消费这部分资金应该就是银行里的巨额居民存款,但却不能转化为现实消费相反,如果国家扩大教育投入,以制度保障适龄受教育者可以享受廉价的教育,那么这80%的家庭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收入,及时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这必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投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扫盲目标的实现,影响中央脱贫任务的完成愚昧扩散着愚昧,文盲常常繁殖着文盲因此,治穷必须先治愚在世界各国,因文盲所造成的悲剧,不可胜数,有的甚至骇人听闻!当社会在谴责不少地方上报的扫盲数字有水分,有些地方在扫盲中存在冒名顶替的现象时,首先更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给扫盲事业提供了多少物质保障?本来就举步维艰的教育如何来完成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  二、教育投资不足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一)客观的原因  大量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教育受物质生产制约。

      在我国,有限的经济实力,庞大的受教育人口,是教育发展的现实起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且使我国教育长期处于两极拉动的矛盾之中:人口多——要求扩大教育规模——经济水平低,又限制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起飞——要求提高教育程度——人口多,又制约着教育程度的提高  1、经济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增加教育投资的呼声日高,但是经过实践,“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财政难以承担全部教育经费虽然,“增加教育投入,振兴教育,国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铁映1989年12月21日的讲话)的确,生产力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应有发展 2、人口方面的原因  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在校学生数比美、俄、法、日、英等五国在校生的总和还要多这样大的教育规模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的这样超大规模的教育需求,使有限的教育投资成为“杯水车薪”,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主观上的原因  教育投资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重视教育的试金石,也是衡量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是否具有战略眼光的重要标志诚然,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庞大,财力有限,但我们一些领导在主观上的认识、理念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些举措就值得商榷  1、对教育投资的认识不足。

         教育经济学认为,用于教育的支出,是可以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投资教育投资是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是为了实现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投资  教育的成果是人才和具有合格素质的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教育的投资一旦形成——培养了人才,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就会成为长期生产效益和不断增加效益的因素,比其它方面的投资效益要高出若干倍科学技术是科技人才的开拓性贡献,而教育则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再生产是一切物质材料生产与再生产的先决条件,不重视教育投资,不重视发展教育,不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教育先行,适当超前人们常常赞叹美国、日本的富足和繁荣,却不知道他们在向现代化迈进的道路上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决心——“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投资要优先和快于其它各项事业的投资”,在这些国度它们不是写在纸上的决心,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2、把教育存在的问题归于教育自身  我们在分析教育投资不足对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教育自身也的确存在很多很多问题,甚至严重的失误。

      但若追根求源,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莫不与教育投资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在批评教育效率不高、教师素质低下的时候,为什么不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育效率不高、教师的素质低下呢?试想一下,应该怎样让一个从未摸过计算机的教师去培养出一个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信息时代的学生?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只有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升办学条件,完善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和改革,才能解决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推卸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3、受一定行政价值观的影响  在中国当代社会,由于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我国三级投资体制下,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盲目攀比,而把基础教育投资放到了一边即使他们在内心也承认教育投资之于中化民族之崛起的重要意义,但为了个人的“发展”,只有适应一种潜规则,倾力而为之因此,要把增加教育投资工作落到实处,一些地方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排除干扰,远离诱惑,才能实现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就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地方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不能再耽误了。

      13)  三、解决教育投资不足的办法和措施  (一)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增加政府投入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当前,人民对教育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教育,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污垢都会重新泛起;没有教育,中国就难以治贫、治愚、治弱越来越多的人寄厚望与教育,要求教育真正成为“立国之本”与战略重点《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投资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可是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投资却总是徘徊在2%因此,要解决教育投资不足问题,首先必须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增加政府投入,竭力通过财政手段给予保障,让政府切实承担起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二)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倡导捐资助学  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而我国教育事业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因此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倡导捐资助学,是解决教育投资不足的现实举措我们应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以至组织宣传队等方式,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和单位重视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反复不断的、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减轻政府的投资压力,得到解决教育投资不足的目的。

        (三)鼓励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教育可以分为两大块: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属于公益事业,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办,而不要求受教育者支付成本针对我国目前财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应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阶段,切实改善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保障全国各个地区的适龄儿童享受尽可能同等条件的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来解决高等教育阶段投资不足问题如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引导企业投资参与高校的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打造校企双羸的新局面,走出一条解决高校投资不足的新路子  (四)应将教育投资制度进一步具体化  关于教育投资我国已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文件,由于相关措施不够具体,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笔者感到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制定更为有效的对策,努力将教育投资制度具体化,深入贯彻“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切实把国家关于教育投资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这是解决我国教育投资不足的根本出路参考文献:(1)《困境与超越》,广西人民出版社,782)《邓小平文选》,第2巻,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503)《比较中小学教育》,国家教委人事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24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