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测验卷习题(含答案解析)(17).pdf
9页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同步测验卷习题(含答案解析)实验探究:1609 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 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教堂的塔尖变近了 ”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 _ ?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_ ?【答案】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 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 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解析】(1) 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 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 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 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 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2)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点睛:望远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另一类是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最终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四、实验题82 (1) 实验室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
要区别哪一个是凸透镜,哪一个是凹透镜,不准用手摸镜子,也不能使用专门仪器,请你想一个方法区别这两个透镜 _ 2) 小明用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应将光屏向 _(选填“上”或“下” )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 _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 (选填“左”或“右” )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得到倒立、_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 ) 、清晰的实像答案】把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上下移动透明,能在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在地面上出现放大暗圈的是凹透镜上在同一直线上7.5 左缩小【分析】(1)利用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法来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成像时, u=2 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详解】(1)1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上下移动透明,能在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在地面上出现放大暗圈的是凹透镜。
放大镜法: 把透镜靠近报纸的文字, 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 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凹透镜成实像法: 把透镜靠近竖直的墙壁, 能在墙壁上出现窗户倒立、 缩小的像的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2)23 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物、凸透镜光心、像在一条直线上,如图,烛焰的像经过凸透镜呈在光屏的上方,要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光屏上移,使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4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则有15cm2uf所以焦距7.5cmf5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 ,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光屏向左移动6 此时 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83 老师给小明一个凸透镜, 让他利用太阳光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要求有:写出实验器材、主要实验步骤实验器材: _实验步骤: _【答案】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硬纸片实验步骤:让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凸透镜, 调整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在硬纸片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出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分析】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三种:聚焦太阳光法: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放大镜的距离,此距离即为放大镜的焦距二倍焦距法:当物距和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这是实验中经常用到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放大镜法: 把放大镜放在课本上, 使放大镜逐渐远离课本, 当课本上的字看不清时,此时放大镜到课本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详解】1 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硬纸片2 实验步骤:让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直到在硬纸片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出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点睛】牢记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简单实用, 使用最多; 第二种方法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第三种只能大致测量焦距,不太准确84 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 如图所示,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_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 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 、10cm 、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 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_ (3) 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 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_.【答案】使太阳光正对凸透镜, 移动凸透镜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直到地上形成一个亮点, 测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乙 根据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越小甲和乙两张照片中, 乙照片上锡山的像比较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这也是一种控制变量思想, 像的大小与物距和焦距都有关系,保持物距不变,则焦距越小时,像越小【解析】(1)凸透镜的焦距指的是焦点到透镜的距离,我们可以先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找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即焦点,然后测出焦点与透镜的距离;(2)图甲和图乙中锡山所成像的大小是不同的,乙图中锡山的像大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在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小,甲图锡山的像小,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小;(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我们要探究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距不变答: (1)使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凸透镜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直到地上形成一个亮点,测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2) 乙 根据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越小甲和乙两张照片中,乙照片上锡山的像比较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3)这也是一种控制变量思想,像的大小与物距和焦距都有关系,保持物距不变,则焦距越小时,像越小85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
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 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 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 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 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_ ;(2)为了验证猜想 2 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 是_ 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 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_ ;如何判断: _ 答案】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不能点燃火柴错误用直径不等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 (只要提到“不同直径”或者“测量时间”等关键词就算正确)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正确, 反之则错误【分析】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应用控制变量法详解】(1)1 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会聚成一点2)2 因为直径的大小决定了通过凸透镜的光的多少,而焦距的大小只是决定了光汇聚的位置,所以猜想二是错误的。
3)34 根据控制变量法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需要的时间, 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 3 是错误的; 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 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