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工资管理细则.docx
6页绩效工资管理细则一、原则: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在医护分开的基础上,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制度二、绩效工资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下的院、科两级管理,院管到科、科管到人,每人均以量化计分为发放绩效工资的准则三、绩效工资考核在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进行,院委会负责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领导小组可根据全院业务收支和效益情况,对当月全院综合绩效工资调控管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方案的测算及实施情况的分析四、绩效工资在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拉开技术和非技术岗位、高技术和普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的分配档次,兼顾经济效益较差而工作量大的科室(专业组),使责、权、利相结合五、临床病区绩效工资管理实行医护分开1、临床病区的概念:具有相应的医疗和护理队伍、有核定的住院床位数并正常收治病人2、病区综合管理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负责制,由护理综合管理病区工作,病区专业发展由科主任负责3、各病区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专业组负责制各专业组为独立的核算单位,按照“独立核算、量化考核、一体排班”的原则,依据工作量、工作质量、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二次分配。
专业分组的医技科室参照执行六、绩效工资组成:绩效工资由业绩绩效工资、效率绩效工资和效能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七、综合绩效考核,辅助工作质量百分考核医院根据三级医院标准和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要求,制定考核细则和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由各职能科室负责组织检查考核八、医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以医院员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所承担风险程度、在医院中的相对价值,对不同岗位类别加以区分并确定各岗位薪酬系数(岗级)九、各科室(专业组)的开放床位数和人员数均以现岗位设置为准,“在岗人数”系指在每个综合绩效工资发放期内的实际上班人数因休假或外出进修学习,在本综合绩效工资发放期内未上满勤者,按照实际上班天数折算成科室(专业组)在班人数,计算人均工作量和其他有关数值,但其人员支出仍记入所在科室(专业组)十、成本效益管理各科室(专业组)核定材料成本效益比,作为控制性指标纳入效能绩效工资 1、各科室(专业组)耗材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一般耗材、专用耗材(包括医用高值耗材)和特定项目耗材分别测算收支比例医用高值耗材实行使用前告知制度,在病人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告知制度执行情况由质控科负责督查。
特定项目耗材由科室(专业组)申请,医院审批,原则上每科不超过1-2个2、手术科室(专业组)协作(跨科)手术,手术费中临床科室(专业组)分成部分双重计算,手术直接耗材支出由病人所在科室(专业组)承担3、以下情况所产生的材料不计入科室(专业组)收支比:(1)临床科室(专业组)材料收支比例的计算不包括药品费、检查费、手术费及本科室(专业组)以外的收入2)科室(专业组)常规床单元配备、维修费、非一次性消耗用办公用品、院内消毒费等只计科室(专业组)成本,不列入科室(专业组)材料收支比3)科室(专业组)申请开展的新项目,经医院准入备案后,前6个月所用材料不计入科室(专业组)材料收支比6个月后,由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项目开展情况测算并合理确定收支比4)医院安排的公共卫生查体任务5)医院规定不计入科室(专业组)材料收支比的其他项目十一、科室(专业组)的收支结余部分按一定分值比率提取为业绩效益工资,分值比率按相关科室(专业组)的工作性质、人员、设备投入、工作量、组织收入的难易程度、风险程度等客观因素设定,对收入不能抵支的科室(专业组)不发业绩绩效工资因收费价格政策性调整或设备投入带来收费大幅增加,分值比率相应调整。
十二、各科室(病区)的收入项目及分成:1、单纯收入项目:挂号费、治疗费、输氧费、床位费等2、分成项目:检查费:临床科室或专业组30%、医技科室或专业组70%手术费麻醉费:在手术室内完成的手术,手术费麻醉费全部记手术室收入,手术室承担全部成本手术科室(专业组)记手术费的50%介入手术费、高压氧费、碎石费、热疗费、放疗费参照执行中药(包括颗粒剂)费用:全部作为药剂科毛收入核算业绩绩效,临床科室(专业组)、门诊科室提取本科室(专业组)所产生该部分药品费的50%作为科室(专业组)毛收入3、材料收入实行利润单记法:(1)卫生材料:护理单元提取本病区所产生该部分材料进销差价作为护理收入4、体检费实行双重计算法1)收费体检:全部体检费记入查体中心毛收入,各医技科室(专业组)查体收入=查体项目标准收费x(1-实际让利比例)2)免费体检:按照标准收费的100%记入查体中心毛收入,各医技科室(专业组)按照查体项目标准收费的70%记入科室(专业组)收入5、供应室消毒费价格标准按照医院规定价格收取,列科室成本被服洗涤费价格按照洗涤公司合同价格,由被服管理人员收取,列病区成本十三、临床病区的收入组成:1、医疗专业组收入:手术费、换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吸氧费、监护费、床位费以及门诊收入等。
2、病区护理收入:手术费、换药费、检查费、护理费、治疗费、监护费、吸氧费、床位费等医疗专业组收入除药品虚列利润、门诊收入外,均记护理收入十四、固定成本:各科室(专业组)的固定支出由人力资源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两部分组成方案执行期内各科成本一般不予调整,如确需调整时应相应调整分值比率1、人力资源成本:医疗人员按平均高级3300元、中级2600元、初级2100元;护士不分职级按平均工资2000元计人力成本2、固定资产成本:即固定资产折旧,实行年限平均法折旧,按月计入科室成本1)折旧年限和标准:采购价格大于等于20万元,折旧年限为12年;采购价格大于等于10万元、小于20万元,折旧年限为8年;采购价格大于等于3万元、小于1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采购价格大于等于1万元、小于3万元,折旧年限为3年;采购价格小于1万元,折旧年限为1年2)因医院分项工作达标而一次性批量配备的设施设备,虽单件价值较低,但整体数额巨大的,按同等采购价格的大型设备折旧3)采购价格大于等于20万元的设备,自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开始,试用期3个月,期间不扣设备折旧,自第四个月起开始折旧特殊设备折旧年限另行规定4)固定资产折旧核定流程:自固定资产出库或新购置设备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开始,由总务器械科按照医院规定折算固定资产折旧数额→报财务科审核、财务科长签字→告知相关科室(专业组)确认无误→通知财务科自次月起计入科室(专业组)成本。
总务器械科每月30日前将固定资产折旧变动情况向各临床医技科室(专业组)公示并核准无误后以书面形式报财务科5)固定资产未到医院规定的折旧年限,但科室(专业组)申请报废或由于主观原因损毁、丢失,即使医院准予报废,科室(专业组)仍要负担剩余折旧成本,折旧时间缩短50%6)已到报废年限但仍能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进行折旧,维修费全部由医院承担,不扣科室(专业组)成本(人为因素损毁除外)在该设备出现故障,经医院器械科鉴定已无维修价值时,医院可强制报废十五、变动成本:包括低值易耗品、氧气费、办公用品、水电费、洗涤费、消毒费、维修费等十六、各科室固定资产(包括大宗物品、设备)维修费的50%由科室承担,作为科室变动成本,单次(个)维修费最多承担5000元,5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医院承担科室承担的维修费不超过2000元的分1-3个月扣完,2000元-5000元的每月扣除1000元十七、业务科室(专业组)绩效工资核算业务科室(专业组)绩效工资=[(本科室(专业组)月度绩效总得分x综合分值收益+医院公共任务补助-管理基金)综合平衡后]x岗位系数x满意度系数(+/-)质量考核奖惩1、本科室(专业组)月度绩效总得分=业绩绩效得分+效率绩效得分+效能绩效得分。
2、综合分值收益=医院业务科室(专业组)当月人均收支结余前三个月平均人均收支结余3、业绩绩效得分=收支节余x分值比率 收支节余=总收入-固定支出-变动支出4、效率绩效得分:即工作量量化得分具体项目见附件35、效能绩效得分:主要为控制性指标的量化考核得分1)效能绩效得分=(业绩绩效得分+效率绩效得分)x比例值(+/-)控制性指标的奖惩(2)比例值:体现效能绩效得分在绩效总得分中所占权重6、统筹基金:同一病区内的科室的各专业组实行统筹基金制先将各专业组绩效工资总额的25%提取为统筹基金进行均分后,再核算到专业组专业分组的医技科室参照执行相关科室的专业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额-统筹基金+各专业组统筹基金之和各专业组人数之和x本专业组人数十八、临床病区的成本分摊:1、人力资源成本:医护按实有人员各自承担2、固定资产成本:病区固定资产成本根据核定床位数按天核算到床单元月内占用床日数的床单元固定成本由护理全部承担,月内空余床日数的床单元固定成本,护理承担30%,相应的医疗组承担70%月内空余床日数按各医疗组核定床位数计算到医疗组3、变动成本:(1)医疗组承担:手术或医疗专用耗材、特定项目耗材、手术科室(专业组)分摊的手术室专用设备折旧费、医疗专用的低值易耗品等。
2)护理承担:办公用品、共用低值易耗品、氧气费、消毒费、水电费、洗涤费、维修费等十九、科室(专业组)二次分配: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科室(专业组或护理单元)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任务,由科主任(护士长)对每个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重点考核实绩对每人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服务态度认真考核,其得分多少与本人绩效工资挂钩,采取每天工作量计分到个人并科室内公示,月末上报的职工个人计分表,必须有科主任或护士长和绩效管理员两人以上签字,如发现科室(专业组)不负责任的模糊记分、平均记分,医院冻结或扣发科室(专业组)绩效工资由于科室考核不认真,不能真正反应本科内人员的真实情况,医院将降低科主任、护士长职务系数的50%二十、行管后勤科室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行管职能科室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院科两级考核,以医院平均绩效工资为基数综合调整二十一、外聘专家及协作医院专家的管理按照合同执行,专家在医院工作时间每天原则上不低于6小时专家管理归口门诊部,薪酬列相关科室(专业组)成本二十二、绩效工资核算流程每月30日前各科室(专业组)向财务科提报各类信息(转入、转出、工作量、二次分配计分、支出);5日前,财务科初步整理上报的各类信息,各科室(专业组)与财务科对账(核对收入与支出是否相符);15日前,财务科初步核算完毕,提报绩效工资管理小组初步审核后,发放科室(专业组)绩效和个人绩效明白纸到各科室(专业组)。
科室(专业组)/个人如有疑问,需在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财务科,由财务科提报绩效管理小组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进行科室(专业组)绩效修正;修正完成后,签字完成后由财务科打入个人账户第五章 医疗保险管理科工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