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 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导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回想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的学识,让学生在概括情境中体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展统计观念 2.在对学识回想与整理的过程中,掌管整理学识的方法,并使所学学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布局 3.在回想整理学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熟悉,能综合运用统计的学识解决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使学生进一步察觉抽象的数据可以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体会统计图表直观、干脆的形式美 4.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交流表示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想整理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学识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的整理与复习)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学识? (一)组内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的有关学识在组内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交流指南图1) 图1 组内交流指南: 1.组内成员把整理的作品放在一起,按依次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相互补 充完善 2.每组选出一份书写专心、内容全面、条理领会的作品,作为表示作品 3.推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 (教师参与交流,了解每组的整理处境 (二)表示作品 师:哪个小组容许把你们整理的内容跟大家共享一下? 小组表示交流 师:对于这几个小组整理的,你们有没有想补充的?(课件出示整理复习的小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学识或整理的方法上举行补充,教师要留神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查看、对比作品,优化整理方法 师:查看这几个小组整理的,你更热爱哪一种?为什么? 预设1:我热爱用大括号的形式整理学识,看起来更明显 预设2:我热爱用分版块的形式整理学识,很条理 师:同学们说的有理有据有条理的整理复习学识,不但便于对比学识间的异同,更能沟通学识之间的联系,梦想大家今后能够选择适合的方法整理复习所学学识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回想整理,让学生自主复习、感知、梳理所学学识;组内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回忆、整理的根基上,将所学学识补充完整,同时相互借鉴整理的方法,学会条理、简朴、有序整理学识,学会共享。
二、梳理归网 (一)梳理统计学识 谈话:方才我们从统计和可能性两个方面,对学识举行了整理想一想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统计的学识举行了整理与复习? 预设1:统计表 预设2:统计图 预设3:统计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复有选择的,适时举行板书 师:谁能说说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单式统计表 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统计 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统计量 平均数 在学生交流时,完成统计表课件出示图2) 种类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图2 扇形统计图 从图中,能明显的看从图中,能明显的看出数从图中能领会地看出各特点 出数量的多少,便于量的增减变化处境,也能片面与总数的百分比,部相互对比 看出数量的多少 分与片面之间的关系 师:关于这三类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什么处境下用条形统计图? 预设2:什么处境下用折线统计图? 预设3:什么处境下用扇形统计图? (二)梳理可能性学识 师:对统计的学识同学们掌管的不错,整理的方法既明显,又条理。
那么想一想关于可能性的学识,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整理复习会更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复,教师适时板书,形成以下网络图: 可能性 大 不确定事情 小 确定事情 不成能 确定 【设计意图】在对学识整理回想的过程中,梳理所学学识,分类整理学识,明确学识之间的联系与识别,掌管整理学识的方法,使所学学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布局 三、综合应用 师:方才我们共同用网络图的方法对统计与可能性的学识举行了回想与整理,那么同学们是否会用我们学过的学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就来试一试 1.根本练习(112页自主练习第1题) 师:咱班有好多同学带上了小眼镜,课前老师让同学们举行一项近视理由的调查,你调查的影响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预设1:与看电视有关 预设2:与看书的模样有关 预设3:与用眼不卫生有关 (1)调查、收集数据 师:下面我们就调查一下,咱班同学平日看电视时间的处境调查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调查指南” 课件出示“调查指南”(图3) 调查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处境 人数 时间 工程 组内交流指南: 1.快速有序地在小组内完成统计表。
图3 2.选出代表,到讲台前利用电脑填写好班级统计表 1小时以下 1?2小时 2小时以上 近视的同学 不近视的同学 (2)组间交流,描述、分析数据 师:现在我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处境已经统计出来请同学们,结合统计表,根据我们调查的目的想一想:假设我们要描述看电视所用时间的处境,选用哪种统计图对比适合?为什么? 师:请将课本112页第1题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议论:查看分析统计图,你能说明一下,近视与看电视时间长短是否有关吗? 师:做完这个调查,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想一想:同学们的近视除了跟看电视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下请调查班里患近视的同学,完成统计课本第112也第1题结果的统计表 (3)小结提升方法 师:回想一下,在举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 课件出示: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课件出示) 2. 生活中的平均数 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 (1) 平均身高。
学校篮球队平均身高165厘米,小刚会不会是160厘米呢?为什么? (2) 平均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了《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4岁73岁的老奶奶知道这一消息后,悲伤的哭了你能用我们学的学识劝一劝她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对我们的生活还真是有很大的扶助呢!通过方才的练习,能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吗? 预设1:平均数在一组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预设2:平均数回响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生小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却不能代表每个个体数据的概括水平 3.生活中的可能性(113页自主练习第4题) “甲产品的返修率为5%,乙产品的返修率为4%,两种产品的其他指标完全一致根据这条信息,你会选择哪一种产品?说明理由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通过彼此沟通明白:由于乙产品的返修率低,因此理应选择乙产品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体验过程结合实际处境,深化学生对平均数和可能性的熟悉 四、回想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连忙就要终止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丰收园图) 预设:我会积极学习了。
师:你在哪个环节的学习中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预设:我学会提问了 师:你都提了哪些问题?(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也可能回复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评价、提升、概括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3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生动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想梳理,扶助学生积累一些根本的数学活动阅历,养成全面回想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才能 [板书设计] 青岛市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赵晓瑛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