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写作专题十六材料作文讲解部分pdf.pdf
4页专题十六 材料作文139 专题十六 材料作文 281 清单 材料作文材料七类型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ꎬ或是名人逸事ꎬ或是警句箴言ꎬ或 是幽默风趣的漫画(图片)ꎬ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寓言、诗歌等ꎬ其 内涵丰富ꎬ范围广大ꎮ 读懂材料ꎬ把握材料的主旨ꎬ是写好材料 作文的关键ꎻ而要把握这一关键点ꎬ就得认真研究材料作文所提 供的材料的客观规律ꎮ 纵观材料作文ꎬ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下 面七种类型ꎮ 一、材料观点明显 如:球王贝利在比赛中共射进一千多个球ꎬ有一次ꎬ记者问 他哪一个球最精彩ꎬ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下一个ꎮ” 这样具体的文字材料ꎬ不需要怎么分析ꎬ一看就明白其主 旨ꎬ那就是:一个人在功成名就后ꎬ不能为鲜花和荣誉所迷惑ꎬ应 永不满足ꎬ不断进取ꎮ 这类材料作文ꎬ一般抓住中心阐发即可ꎮ 二、材料观点隐晦ꎬ要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 这类材料作文ꎬ着重考查学生 发现 问 题、解决 问 题 的 能力ꎮ 如:有位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ꎬ他的书斋里杂乱地排列着各 种图书ꎬ共七万多卷ꎬ而且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ꎮ 他零零碎碎 地记住了不少知识ꎬ可大家问他什么ꎬ他总是七搭八搭答不清 楚ꎮ 他活了六十多岁ꎬ读了一辈子书ꎬ却什么也没留下来ꎬ被人 们称为“书橱”ꎮ 这样的材料虽好懂ꎬ但观点很隐晦ꎮ 需要通观上下文ꎬ认真 细致地阅读材料ꎬ抓住关键性字眼或重要的细节ꎬ才能挖出材料 本身所蕴含的观点ꎮ (1)“杂乱地排列着各种图书ꎬ共七万多卷”“被人们称为 ‘书橱’”ꎬ说明亚克敦的兴趣很广泛ꎬ但读书没有选择性ꎮ (2)“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ꎬ可“问他什么”ꎬ“他总是七 搭八搭答不清楚”ꎬ“读了一辈子书ꎬ却什么也没留下来”ꎬ亚克敦 之所以如此ꎬ是因为他只博览群书而不精读ꎬ蜻蜓点水ꎬ因而学 而不成ꎮ 这样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一分析ꎬ观点就出来了ꎮ 三、材料零碎ꎬ但有联系 这类材料ꎬ少则两则ꎬ多则五六则ꎬ或互为对立ꎬ或互为关 联ꎬ或互为补充ꎬ或互为统一ꎬ但总有能将其组合在一起的共同 性或联系点ꎮ 如: 1.夫夷以近ꎬ则游者众ꎻ险以远ꎬ则至者少ꎮ 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ꎬ常在于险远ꎬ而人之所罕至焉ꎬ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ꎮ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ꎬ一级又一级ꎬ是乐趣也是苦趣ꎬ好 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ꎬ迈前脚ꎬ拖后脚ꎬ才不过走完 慢十八盘ꎮ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3.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ꎬ也就战胜 大自然了ꎮ (刘白羽«长江三峡») 这三则材料表面上看各自独立ꎬ毫无关系ꎬ但只要仔细琢磨 材料的中心内容ꎬ观点就会展现出来ꎮ 材料 1 的中心是要树立远 大的理想ꎬ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ꎬ材料 2 的中心是登山的艰辛ꎬ而 材料 3 的中心是掌握规律ꎮ 至此便可得出中心论点— — —立志 攀登规律ꎮ 四、材料是非不清ꎬ要求评理 这种类型主要考查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ꎮ 如:针对校园罚款问题ꎬ学校和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 意见认为不能罚ꎬ学生是消费者ꎻ另一种意见认为不但可以 罚ꎬ还要重重地罚ꎬ罚得他心疼才会吸取教训ꎮ 对此ꎬ你有何 看法? 对这样的材料ꎬ首先要将两种观点分别进行分析、比较、辨 别ꎬ由表及里ꎬ由现象到本质ꎬ分清是非ꎮ 五、材料角度具有多面性ꎬ要确定最佳观点 苏轼曾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ꎬ远近高低各不同ꎮ”对同 一则材料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ꎬ会有不同的观点ꎬ这就是人们所 说的“见仁见智”ꎮ 一次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ꎬ技术人 员修理了两个月ꎬ也未找到毛病ꎮ 这时ꎬ一位瘸腿驼背的德国移 民在电机旁仔细进行观测、记录、计算ꎬ时间不长ꎬ他用粉笔在电 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ꎬ很有把握地说:“打开电机ꎬ把画线处里面 的线圈减少十六匝就好了ꎮ”许多人半信半疑ꎬ但按照他说的方 法去做之后ꎬ电机果真修好了ꎮ 公司非常满意ꎬ经理问他要多少 报酬ꎬ他毫不客气地说:“画一条线一美元ꎬ知道在哪里画线ꎬ九 千九百九十九美元ꎮ”周围的人听了深感吃惊ꎬ但精明的公司经 理不但照付一万美元ꎬ而且还重金聘请他做了公司的顾问ꎬ他就 是从小被人讪笑ꎬ却在逆境中顽强奋斗ꎬ最终登上科学高峰的德 国科学家卡尔斯坦门茨ꎮ 这种材料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ꎬ列出不同的 观点ꎬ然后进行比较ꎬ鉴别出最佳观点ꎮ 六、材料具有比喻性ꎬ须挖掘引申 这类材料一般有针对性、社会性ꎬ对青少年来说ꎬ具有一定 的教育意义ꎮ 有个人曾对蚕蛹破茧时的痛苦挣扎感到不忍心ꎬ于是用剪 刀剪破茧壳使之早点出来ꎬ结果帮了倒忙ꎬ因为蛾只爬了一会儿 就不寿而终了ꎮ 对这样的材料ꎬ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材料的本意ꎬ再理清材料 的寓意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点ꎬ由此及彼地联想现实生活中与 之相关的问题ꎬ然后引申阐发ꎮ 就这则材料而言ꎬ“蚕蛹”只有经 140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过一番痛苦的挣扎ꎬ其生命才能绽放光芒ꎮ 由此推之ꎬ一个人要 想成才ꎬ就必须经过一番摸爬滚打ꎬ经得起暴风骤雨的洗礼ꎬ经 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ꎬ否则很难获得成功ꎮ 正如古人所说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ꎬ梅花香自苦寒来”ꎮ 另外ꎬ还有一个观点:尊 重客观规律ꎬ不能凭感情意气办事ꎬ否则会事与愿违ꎬ受到规律 的惩罚ꎮ 七、提供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ꎬ要求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此种材料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围绕中心重新选择 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ꎬ尤其可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ꎮ 不管要 求是什么ꎬ首先应领会原文的主题和全文的脉络ꎬ然后依照原文 的写作意图和要求ꎬ或补写ꎬ或扩写ꎬ或改写ꎬ或续写ꎮ 综上所述ꎬ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ꎬ就目前来看ꎬ主要有这七 种ꎮ 也许将来随着发展变化ꎬ会出现新的类型ꎮ 但只要潜心研 究材料ꎬ抓住其规律ꎬ正确地审题和立意ꎬ那么ꎬ写好材料作文就 不再是一件难事了ꎮ 282 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ꎮ 写 材料作文时ꎬ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ꎬ并以其作为文章 的主旨ꎬ一定会使所写的文章既切题ꎬ又有深度ꎮ 所以ꎬ写材料 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ꎮ 一次ꎬ盖达尔旅行时ꎬ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ꎬ抢着替他提 皮箱ꎮ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ꎬ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 尔ꎬ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 太不协调了ꎮ”“不协调 吗? 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ꎬ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ꎬ那岂不是更 糟?”盖达尔笑着说ꎮ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ꎬ笑了ꎮ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破旧皮箱 的对话ꎬ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ꎬ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 的道理ꎮ 据此ꎬ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 便便ꎻ(2)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ꎬ不能徒有虚名ꎮ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ꎮ 所以ꎬ可以把材料中 的关键性语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ꎮ 在材料作文题的材 料中ꎬ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ꎮ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 苦ꎮ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ꎬ我遭难了ꎮ”另一只蚌骄傲自满地答 道:“我赞美上天ꎬ也赞美大海ꎬ我身体里毫无痛苦ꎬ我里里外外 都是健康的ꎮ”这时ꎬ有一只螃蟹经过ꎬ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ꎮ 它 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ꎬ你是健康的ꎮ 然而ꎬ你 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ꎮ” 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 — —“你的邻居所 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ꎮ 据此ꎬ可以立意为:成 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ꎬ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 不可分ꎮ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ꎮ 比如ꎬ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 的联系形式存在的ꎮ 写材料作文ꎬ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 的现象或结果推出本质原因ꎬ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ꎮ 一个六岁的孩子ꎬ放学回家后ꎬ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ꎮ 只见他 让苹果横躺下ꎬ一边是花蒂ꎬ一边是果把ꎬ刀子放在中间ꎮ 刚要切ꎬ 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 切错了!”话音刚落ꎬ苹果早已被切开ꎬ儿 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ꎬ喊道:“爸爸快看ꎬ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 见苹果的横断面上ꎬ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ꎮ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 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的结果ꎮ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ꎮ 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ꎬ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ꎮ 家人 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ꎬ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ꎮ 小女孩一气 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ꎬ独自演奏了一曲ꎮ 突然ꎬ她听到一个 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ꎬ 什么也听不见ꎬ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ꎬ小女孩每天清晨都 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ꎮ 每奏完一曲ꎬ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ꎬ 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ꎬ小女孩的家人发现ꎬ小女孩的琴拉得 早已不是“锯床腿”了ꎬ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ꎮ 后来ꎬ小 女孩才知道ꎬ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ꎬ而她的 耳朵也从未聋过ꎮ 为什么小女孩的琴拉得越来越好? 是因为这位器乐教授的 鼓励ꎮ 由此可得出结论: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ꎮ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ꎬ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ꎬ应采用 “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ꎬ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ꎬ 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关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ꎬ从而提炼 出写作的观点ꎮ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ꎬ不久前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发生 了一件怪事ꎬ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ꎮ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 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ꎬ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ꎬ一方面是 因为猫已普遍家养ꎬ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ꎻ另一方面 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提高夜视能力的物质牛磺 酸ꎬ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ꎬ捕鼠的能力也就越 来越差ꎬ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ꎮ 分析类似的材料时ꎬ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 — —一切非人的 东西都要联想到人ꎮ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ꎬ立意 时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ꎬ如青少年ꎻ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 少年的父母ꎬ并由“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 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ꎬ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 能力ꎮ 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 中经受磨炼ꎬ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ꎮ 五、分析关系法 一位大学生ꎬ在校花销吃紧ꎬ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 钱ꎮ 信中只有三个字— — —“爸:钱ꎮ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ꎬ人 们议论纷纷ꎮ 专题十六 材料作文141 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ꎮ 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 与子的关系ꎬ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ꎬ可是在儿子的 三字信中ꎬ除了“钱”ꎬ再也没有其他ꎮ 说明这对父子是一种不正 常的关系ꎬ究其原因ꎬ是儿子缺乏孝心ꎬ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 的父亲的关心ꎮ 因此ꎬ最佳立意为: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 母ꎮ 若不从此入手ꎬ就很难切中问题的要害ꎮ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题ꎬ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 情感ꎬ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ꎬ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 情色彩ꎬ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定最佳的立意ꎮ 武汉市的珞珈山ꎬ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ꎮ 山上有闻名遐迩 的樱花园ꎮ 每年的樱花时节ꎬ游人如织ꎮ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 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ꎮ 一次ꎬ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 年见此大为不解ꎬ她问她的导师:“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 相呢? 我们韩国也有樱花ꎬ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 相ꎮ”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ꎬ无言以对ꎮ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ꎬ表现了导师对 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ꎬ这也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