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球移动垫球教学设计.doc
5页水平三《排球移动垫球组合技术》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 刘澎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的内容,从小学阶段来讲,排球不同于其它的球类,如篮球、足球等在水平一教材中就有了,而排球教材则在水平三阶段才出现,相比之下排球就会显得更陌生,那么就要抓住学生好奇、想尝试的心理特点,增加课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去学、去练,本单元所教内容为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排球属于开放性、知觉性运动技能,对个体的判断、移动、执行能力要求较高,移动垫球技术是排球技术中基本动作之一,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垫球技术为排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基础,为了使学生既学到技术,又感到新颖有趣,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辅助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自垫球比赛、垫落地反弹球、行进间垫球等,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移动垫球的关键要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保持良好氛围,同时,与主教材教学相辅相衬、层层推进,达到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了解移动垫球在排球技术中的重要性,说出移动垫球时的动作顺序及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移动垫球技术动作,70%学生在移动垫球练习中能够将球能垫回同伴手中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思考研究、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排球不久的小学生来讲,经过前面课时的准备姿势、移动步法以及自垫球的学习,学生对排球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平时课外发现不少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说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比较强,那么在此基础上为了持续增强学生对排球的热爱,本课采用了两个过渡性的辅助教材来引导学生找出本课的重难点,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小组合作、探索发现,团结协作的友爱精神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单元教学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和增强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为手段,同时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技术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性练习中感受快乐,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市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让学生好学、乐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次课的重点:脚步移动与垫球时机 难点:移动垫球时全身协调用力六、 教学过程: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本课要求。
导入语:同学们,前几次课我们学习了排球技术当中的准备姿势、移动步法以及双手自垫球技术,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怎样在移动中完成垫球,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今天的任务……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2、 准备活动:绕场地慢跑、侧滑步练习、自编排球操、一分钟垫球组织形式:指定线路成一路纵队慢跑 散点进行练习要求:积极完成各种动作练习,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导入语:同学们,刚才做了一系列的热身活动,接下我们将要进入今天的主题了,请同学们观看视频……1、 过渡性学练一:垫落地反弹球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要素:时机、落点、注视组织形式:自由散点 要求:领会动作要领,按要求完成练习2、 过渡性学练二:行进间自垫球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要素:重心、移动、手型组织形式:分成八个小组 要求:领会动作要领,按要求完成练习3、 主教材内容:两人一组,一抛一接练习指导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引导学生找出移动垫球时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即:移动、落点、手型组织形式:两人一组面对面 要求:领会动作的要领,按照正确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及时提示学生错误动作并予以纠正,可请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展示。
课课练:综合体能练习:折回跑、移动垫球练习:全班分成八小组组,利用场地的画线进行折回跑,最后返回起点时完成移动垫球组织形式:全班分成八组成纵队站立 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则进行练习,犯规取消该队成绩图示:结束部分:1、 放松活动(音乐):手臂、腿部的拉伸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组织形式: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积极、主动的放松2、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重难点3、 收放器材4、 师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