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复习之解题技法五.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7765735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8.5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技法5 信息转化法[技法概述] 信息转化法就是将题干给予的曲线图、表格、新名词、陌生术语、抽象的内容等信息转化成熟悉、直观、与教材内容最为接近的信息表达方式,然后再进行判断的方法常用的信息转化法有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1.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能抑制TSH的分泌B.TSH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D.A瓶为对照组,排除培养基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技法导练 本题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几种内分泌腺(或激素)之间的关系垂体的分泌活动可以用右图表示:将该图解与题目中的实验结果结合起来,由A瓶、C瓶、D瓶比较,可知甲状腺激素能抑制TSH的分泌;由A瓶、B瓶、E瓶比较,可知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但是根据题图中信息得不出TSH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的结论答案 B2.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应C.B时期属于增长阶段,A时期属于稳定阶段D.B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技法导练 为了便于理解表格中数据与生态系统所处的时期,可以将表格信息转化成下列图解:从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好被细胞呼吸所分解,所以该状态下植物的干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整个生态系统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图2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于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所以植物的干重减少,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答案 C3.如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9有关B.基因表达发生的场所主要是5和7C.用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乙所示细胞,HO的生成部位是②D.图乙中的③④结构直接相连,所以能将分泌蛋白运出细胞技法导练 图甲是高等植物细胞模式图,9是液泡,与渗透吸水或失水有关。

      5是细胞核(转录场所),7是核糖体(翻译场所)可以将图乙所示过程用下图表示:线粒体供能由图可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是通过囊泡运输物质的,所以它们之间并非直接相连答案 D4.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关系成员父亲母亲弟弟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表弟患病√√√正常√√√√√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小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C.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D.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技法导练 在解答本题时,应先绘制遗传系谱图,然后再进行遗传方式的分析与遗传概率的计算按表格中的信息绘制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分析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既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A错误;小芳的母亲肯定是杂合子,故B错误;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0,故C错误;该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都是aa,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都是XaY,故D正确答案 D5.基因型为AaBb(非等位基因之间只考虑自由组合)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是(  )A.AB、aB、ab B.AB、aB、aBC.aB、aB、aB D.Ab、aB、aB技法导练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完善如图所示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复制与分配情况(AA、bb表示一对相同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D1.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是(  )A.0条 B.10条C.20条 D.40条答案 C解析 玉米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都是独立的,而且是一致的因此用一条染色体的变化就能体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则题目中玉米体细胞两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标记情况可用下图进行解析由图可知,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一条被标记(其实质是该染色体的DNA分子上有一条链被标记),另一条未被标记,各占一半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变化都相同,玉米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玉米细胞中共有40条染色体,则被标记的染色体是20条,答案选C2.(2010·山东,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解析 蚕豆的根尖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另一条链不具有放射性,即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当在不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接着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完成DNA复制后,有丝分裂前期以及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一个具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被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另一个DNA分子)不被标记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答案 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具体转化如图,如果甲种群数量增加,则乙的食物增加,乙会增加,丁的天敌增加,所以丁要下降,丁数量减少,即丙的天敌减少,故丙会有所增加4.如图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A.运输物质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传递信息 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 C解析 将图中的信息传递过程转换成语言文字: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传至靶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该过程表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某些信息分子(激素)传递信息,说明细胞膜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5.已知小麦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小麦一年只播种一次如图是培育无芒抗病小麦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无芒和抗病的基因集中到子一代中B.子一代自交的目的是使子二代中出现无芒抗病个体C.得到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至少需要四年D.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的目的是筛选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育种流程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尤其要正确理解杂交、自交在育种过程中的作用有芒抗病植株和无芒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虽然没有出现无芒抗病植株,但已经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a)和(R)集中到了子一代中,然后通过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出现了符合要求的植株,但其中有2/3是杂合子,纯合子只有1/3,所以要令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目的是鉴定哪些是纯合子因为小麦一年只播种一次,要杂交一次、自交两次才能获得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所以至少需要三年才能获得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6.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C.子链合成的方向是一定的D.解旋需解旋酶及DNA聚合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ATP答案 D解析 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由图中的箭头可知,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子链合成的方向是一定的,即只能从5′端到3′端;解旋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7.如图甲是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细胞呼吸的某些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线粒体,通过结构③可以增加生物膜的表面积B.图乙中的过程②和③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C.C6H12O6不能直接进入图甲所示结构完成图乙中的过程①D.图乙中的过程④只能发生在图甲所示结构中答案 D解析 解答时要将图中的过程转化成教材中熟悉的相关图解图甲表示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结构③是内膜折叠成的嵴,可以增加生物膜的表面积图乙中的过程②和③是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同时发生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图乙中的过程④表示ATP的合成,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都可以进行8.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D.甲可能取自于茎答案 A解析 本题可将文字信息转化成示意图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内在规律,然后进行解答即可突破1)如果该种植物细胞只含有线粒体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细胞从外界环境中吸收O2,并将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细胞外。

      可用图示表示:(大方框表示植物细胞)(2)如果该种植物细胞同时具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①若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光合作用产生的O2提供给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则供应细胞的光合作用可用图示表示为:②若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所需要的O2,一方面来自叶绿体提供,另一方面则来自外界环境中;产生的CO2,一则提供给叶绿体利用,多余的则释放到环境中去可用图示表示:③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除来自细胞自身呼吸产生外,不足的部分则来自外界环境;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用于自身细胞呼吸消耗外,其余的O2则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可用图示表示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1)如果只释放CO2,有两种可能性:①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说明是不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②细胞的光合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