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8217166
  • 上传时间:2024-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西桥镇中心学校 于杰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出图:周恩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他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2、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

      来,齐读课题3、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过渡:课文读完了,会读词语吗?试试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1.出示5组词语,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二)梳理课文内容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听写:帝国主义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振兴中华2、齐读课题二、批注阅读1、出示批注阅读的要求:(1)默读课文,阅读批注: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用铅笔标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和段落,并在旁边做好批注2、学生自主阅读批注三、交流分享,阅读提升预设(一)、课文1至6自然段A、 体会周恩来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而疑惑不解B、 指生读1至6自然段预设(二)、第8自然段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A、 引导理解“得意扬扬”B、 指导朗读2、“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A、抓住“指望”一词体会妇女的可怜B、引导理解“不但不……反而”这一关联词,体会中国巡警沦为洋人走狗的丑恶嘴脸,并会运用关联词C、指导感受读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A、体会围观群众敢怒不敢言B、带着感受读4、把理解融入朗读中指生读第8自然段预设(三)、第9至13自然段A、情境对话表演: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问题,引出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和铿锵有力的回答B、比较“清晰而坚定”和“铿锵有力”的程度不同,体会周恩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C、指导朗读指一生清晰而坚定的回答,全体同学铿锵有力地回答D、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a、出示“效”的三种解释生选择在这句话中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b、读出感受,像魏校长一样为周恩来喝彩四、拓展升华结合周恩来少年立志青年努力老年奋斗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为什么而读书五、小结六、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