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茶具之美(古今、中外、民族等).doc
7页六、茶具之美(古今、中外、民族等)现代人所说的“茶具” 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 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 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 “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具的概括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 “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 “茶具 ”一词在唐诗 里初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 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 “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1]茶具(5 张)茶具范围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 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
”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 酒壶茶具船上头 ”明初号称“ 吴中四杰” 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 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来源“茶籯” 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 “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 ”可知“茶籯” 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 “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 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 , 《唐书· 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
束书茶灶 ”往来于江湖,自称“ 散人”,宋南渡后誉为“ 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 ”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 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 “茶灶” 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 地理志》提到“ 建安有北苑茶焙 ”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 24 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式德国茶具马黛茶茶具 日本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