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doc
3页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难点(1)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测量胸围差【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特别是膈肌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容积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如何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建构学生直观知识如教材中没有胸腔以及胸廓的相关知识,我就用了图片来让学生理解三我为小组准备了演示装置,让学生通过活动、演示理解胸廓扩大,肺扩大;胸廓缩小、肺缩小;然后我还准备了注射器,让学生体验气体压力与体积的关系,帮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进一步转变为理性认识突破难点教学准备】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用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气体进出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教学准备将全班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形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形式为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活 动游戏导入试一试:你能憋气多久?学生体验,说出人体需要呼吸,需要氧气那么氧气是如何进入我们身体,又到哪里去了呢?导出本课学习内容新课学习: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观察模型、图片确定肺的位置、结构2、知道胸腔、胸廓的结构3、提问: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学生根据模型、图片说出肺的位置和结构通过教师的讲授了解胸腔、胸廓的结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探究一:如何使瓶内的气球膨胀起来?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并由此联想气体进出肺部是否同探究一中的实验模型变化原理一样?2、试一试:将手放在胸部和胸部两侧,深深的吸气和呼气,感觉一下肋骨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又是如何变化的?教师小结:吸气时,胸廓变大;呼气时,胸廓变小提问:胸廓变化的感受是否准确?3、探究二:测量胸围差,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认识肋骨和胸廓的变化注意,本次实验必须是在深吸气和深呼气后测量,为使结果准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为什么容积的变化会导致气体的进来和出去呢?用生活中的例子做引导,高压锅加热,因为里面的压力升高而气体涌出,所以气体会从压力大的地方往压力小的地方流动;然后又给学生做个假想:如果我用特殊的手段,把我们教室里的气体全部收集到一个小小的玻璃瓶中,那么教室和玻璃瓶中,哪个里面的压力大呢?让学生试着总结容积与气压的关系。
5、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们的胸廓是如何发生容积的改变的?展示胸廓3D动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胸廓的横向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即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过渡:呼吸时,胸廓仅仅在横向方面扩大和缩小吗?展示大小矿泉水瓶,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请学生观察P46中膈肌的运动的图片,了解膈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师生小结:胸腔容积的变化是肋间肌、膈肌收缩、舒张的结果6、质疑:看来呼吸与胸廓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究竟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呢?探究三:演示膈肌的运动 小组活动知道模型各个部分代表的结构并通过演示完成书上的讨论师生小结:胸廓扩大,肺扩张,气体进肺;胸廓缩小,肺收缩,气体出肺7、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学生分析实验模具,尝试用不同的办法使瓶内的气球鼓起来学生体验呼吸运动并描述其中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和指导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课后尝试测量胸围差总结出:容积增大,气体压力降低;容积减小,气体压力增大.学生观察并能描述发现学生讨论并推测,胸腔变化与膈肌关系小组讨论模型装置的结构,并动手完成书上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说出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学生小组思考讨论,说出完成学案上的总结并汇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分析利用所学,分析问题,并理解青春期要多穿宽松衣服的原理课后练习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习题小组讨论完成习题,七、板书设计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⑴肺的位置和结构⑵胸腔:胸廓和膈肌组成的结构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