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学分标准表.doc
3页社会实践学分标准表年级活动形式学分标准奖励学分大学一年级侧重于以适应大学生活和生产劳动、家政服务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务劳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参加“四进社区”、义务家教、学雷锋等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等1学分每学年累计参加100小时社会实践活动,并按要求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总结即可获得1学分 详见下表大学二年级侧重于社会调查活动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勤工助学、“三下乡”及“四进社区”活动以及支教、社会服务等活动1.5学分每学年累计参加100小时社会实践活动,并按要求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实践总结即可获得1.5学分详见下表大学三年级侧重于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的专项社会服务活动,包括:挂职锻炼、就业岗位学习体验、非教学环节的专业实践、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1.5学分每学年累计参加100小时社会实践活动,并按要求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实践总结即可获得1.5学分详见下表项目获奖等级或内容奖励学分实践先进个人个人获国家级表彰1学分个人获省级表彰0.8学分个人获地市、学校表彰0.5学分个人获院(部)表彰0.3学分实践团成员团队获得国家表彰0.8 学分团队获得省级表彰0.6 学分团队获得地市、学校表彰0.3 学分团队获得院(部)表彰0.1学分实践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被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1 学分获得省级奖励或被省级刊物公开发表0.8学分获得地市、学校奖励或被地市、学校级刊物公开发表0.5学分获得院(部)奖励或被院(部)内部自办刊物发表0.3学分实践时间年度参加社会实践累计超过500小时1学分年度参加社会实践累计超过400小时0.8学分年度参加社会实践累计超过300小时0.5学分年度参加社会实践累计超过200小时0.3学分科技文化学分标准类别项目获奖等级或内容学分备注学术科技类学术报告、讲座等校级 0.1/次以讲座和报告记录表为准院(部)级0.05/次科技竞赛 学科竞赛国家级2/项参加者1.5/项省级1.5/项参加者1/项校(市)级0.8/项参加者0.5/项院(部)级0.5/项参加者0.3/项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2/项含科技发明制作与课题立项省级1.5/项校(市)级1/项发表作品外文学术期刊、权威核心刊物2/项各类刊物必须是有正式刊号、定期出版一般核心刊物1.5/项其他正式刊物1/项学校内部刊物0.5/项学术专著2/项译著1.5/项编著(含科普读物)1/项专利 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其他学术科技类活动国家级2/项参加者1.5/项省级1.5/项参加者1/项校(市)级0.8/项参加者0.5/项院(部)级0.5/项参加者0.3/项文化艺术类报告、讲座等校级 0.1/次以讲座和报告记录表为准院(部)级0.05/次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演出国家级2/项参加者1.5/项省级1.5/项参加者1/项校(市)级0.8/项参加者0.5/项院(部)级0.5/项参加者0.3/项发表文化艺术作品外文学术期刊、权威核心刊物2/项包括报纸和期刊一般核心刊物1.5/项其他正式刊物1/项学校内部刊物0.5/项学院自办刊物 0.2/项学术专著2/项译著1.5/项编著1/项受学校委派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1/项党校培训 0.5/次以结业证书为准团校培训 0.5/次主题团日活动 0.05/次 读书学分标准1、本科生在校期间要阅读不少于20本的指定书目。
每阅读一本书籍,经考核认定合格的,可以获得0.1学分,总学分为2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