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城市第一个全国劳模常亭安.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71367977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运城市第一个全国劳模常亭安 史荣誉 常亭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了表彰全国工人、农人及部队上的劳动模范,激励全国工人阶级发扬新的劳动精神,抑制困难,提高生产效率,激励宏大农人实行生产互助,提升技术,精耕细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抉择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到来之际,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集中表彰一批劳动模范 1950年9月25日,新中国第一届劳模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名称是“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464名,其中工业战线上劳动模范208名,农业战线上劳动模范198名,部队劳模58名山西作为太行、太岳老根据地,参会代表是对比多的,参会劳模共18人,其中工业劳动模范有李井、王贵英、张秀珍(女)、周崇仁、王凯山、韩忠仁、白青山、王四毛8人,农业劳动模范有李顺达(平顺县)、常亭安(垣曲县)、贾宝执(兴县)、陈凤仙(清徐县,女)、张志全(榆社县)、郭宝才(浮山县)、刘长义(平遥县)、郭能成(五台县)、王杞(武乡县)、刘聚宝(潞城县)10人 借粮互济救灾荒 布置生产救灾召开支委会议 大会通过了《向毛主席的致敬信》,号召劳模向毛主席写信,山西10名农业劳动模范联名给毛主席写信,报告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农产已经达成战前水平。

      信上说道:“我们过去都是穷苦人,在您的领导下才有了土地,翻了身,听上您的话,组织起来,提高生产,改善了生活现在山西解放区的村庄,生产已达成战前水平,新解放区村庄也快要到战前水平了这次我们来北京开会,见见您的面,听听您的说话,感觉实在荣誉这次开会我们确定要牢记录您的话,虚心向全国各英雄模范学习,带回阅历,好好率领群众生产,积极支援前线 劳模中的常亭安作为生产自救模范加入大会,他是垣曲县王茅镇下毫城村人,不仅有幸成为新中國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而且也是运城市13个县市区中的第一位全国劳模 这一年他33岁,党龄4年他从1946年开头组建农业生产互助组,历任农业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等职,是解放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同年11月19日,他又出席了山西省首届工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作了典型发言,受到物质赏赐11月22日,《山西日报》以《从连续的灾荒中站起来了》为题,报道了他率领下亳城村民生产自救的功绩1952年4月10日,中共运城地委书记赵雨亭、专员岳维藩联名写信,对常亭安组织的农业合作社予以充分断定,对取得全面丰产提出了殷切梦想由于积劳成疾,常亭安于1967年不幸因病去世,享年50岁。

      组织互助开展生产自救 1946年,垣曲曾在战役环境中举行减租减息及废契清债,废除了各种债务关系,使农人得到了土地,实行了“耕者有其田”但由于长期战役的消耗,造成劳力、畜力、农具等极度缺乏,生产资料严重缺乏,更加是下毫城作为建党时间较早的堡垒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加入革命,扩军中走出了37名的“毫城排”,走出了开国中将常乾坤等一批职业革命者,这些同志参军入伍或加入革命工作后,走南闯北,顾不上家里,不少同志家里缺乏劳力,大量土地耕种不过来,迫切需要走互助合作的路子 秋季大忙季节,本着自觉自愿、相互结合的原那么,常亭安试着筹建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共有90户、450口人加入,占全村农户的50%,耕种土地1350亩,取得了较好成效 群众抗旱担水点种和挑水浇地 群众运输卖煤渡荒 1948年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对组织起来的互助组又举行了整顿和调整,整顿后为45个互助组,涉及农户95户575人,耕种土地1050亩 1949年,在临时互助组的根基上又组建了常年互助组,人组农户达成全村总农户的87%在连年大旱的处境下,常亭安发动各互助组开展自由借贷,实行俭约备荒,发动村民集股搞副业,组织打油、轧花、弹花等,净赚小麦127石、棉籽8000斤,使72户262人度过了春荒。

      同时,他还发动村民抢种油菜120亩,并大量采集树叶、柿蒂、谷糠、野果等代食品以备荒年,鼓动96户抗旱点种红薯54亩,组织15户开渠浇地63亩,组织困难较小的农户开荒120亩,大片面种上芝麻和棉花,秋后获得了较好收成,从而稳定了人心,渡过了难关带头办社实现稳产高产 1950年9月25日,常亭安同志加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回到村里后,他一方面宣传大会精神,介绍其他劳模的阅历,号召村民大力进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把革命领袖的激励变成动力,持续在农业合作化道路上不断探索 1952年春,他在互助组的根基上,试办了常亭安初级农业合作社,开头只有16户80人,到11月时,扩大到134户670人,耕种土地1320亩结果合作社刚一成立,就遭遇了旱灾、风灾、虫灾的叠加袭扰,春秋大旱,虫灾曼延,常亭安发动群众,凭借集体的气力,开展担水点种,抗旱保苗,大搞精耕细作,对204亩棉田和900多亩麦田,亩均施肥60担,丰产棉田达成180担,全部实施“一深三浅耙五遍”,达成上虚下实,蓄水保墒,保证了苗全苗旺,在严重干旱的处境下,依旧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小麦亩产达成了298斤,皮棉亩产达成122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产量的几倍。

      下亳城群众烧石灰生产自救 9月25日至30日,运城专署组织全区12位劳动模范到平顺县的两沟、川底两个爱国丰产模范村参观学习,他又见到了李顺达等劳动模范,看了他们的劳绩,回到村里干劲更加足了 1953年依旧是旱灾之年,常亭安领着合作社村民发挥人多好干活的优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进展生产,连续两年获得粮棉丰收,并大搞副业,增加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常亭安初级合作社的告成,变更了人社社员的精神面貌,坚强了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信仰,为全县抗灾夺丰收树起了光芒的旗帜摄取教训持续前进 1954年春,常亭安组织社员在河滩办了一座白灰厂,组织社员捡了一春天石头,烧了好几窑白灰,还没来得及销售,就被一场洪水冲了个精光同时,由于青壮劳力捡石头、烧白灰,麦田疏于管理,造成了夏季减产县委书记栗璜亲自调查研究,查找理由,撰文通报全县,《山西日报》也发表了《先锋农业社减产的理由在哪里?》和《采纳先锋农业减产的教训》等文章,把常亭安和他的农业合作社推向了風口浪尖,引起了全省各级领导和各个合作社的反思 召开党员会议议论救灾筹划 常亭安专心反思减产理由,虚心采纳批评教导,摄取教训,决心在合作社道路上持续探索,不断前进。

      1955年12月,县委抉择把常亭安初级农业合作社转为高级社,全村402户、1700口人,全部参与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率领社员们起早贪黑、苦干实干,努力变更着农村面貌从1956年开头,修筑河堤1处,造地300亩,修筑沟峪11处,造地205亩,实现了沟滩变良田;他带人安装抽水机,修渠浇灌,使25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他率领村民苦干几个冬天,修梯田2000余亩,使坡地变成了平地,利用荒山秃岭,植树造林,使荒山披上了绿装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常亭安高级合作社同其他高级社一样,在一片强烈的欢呼声中,一举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实行公社化领导后,高级社变成了生产大队,常亭安仍承担大队党支部书记,率领群众努力进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到1962年的时候,下毫城村的人均收入就达成5 16元,人均占有粮食1000F,走在全县前列 召开各系统干部会议,修正与通过救灾筹划 1967年,由于长时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年仅50岁的常亭安因病去世,他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农业社,奉献给了他的村民 五十多年过去了,过去的下亳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垣曲人民永远憧憬着这位终生务农的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以各种纪念活动鼓舞着全县人民为创办生态宜居的大美垣曲付出自己的气力。

      猜你热爱 劳模村民农业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晚晴(2021年5期)2021-06-24非暴力文萃报·周五版(2022年13期)2022-04-07张北“未来农业”农产品市场周刊(2022年15期)2022-09-24地球村民们的笑容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5期)2022-06-18古怪村子的女人研发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2期)2022-02-26为劳模“SPA”当代工人·精品C(2022年6期)2022-03-06为劳模“SPA”当代工人·精品C(2022年5期)2022-01-15中国农业2022年与未来十年展望吉林农业·下半月(2022年6期)2022-06-22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22年10月)农家参谋(2022年11期)2022-01-06农业科学全国新书目(2022年24期)2022-07-17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