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8《扬州慢_淮左名都》-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230261491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高考必备72 篇古诗文合集 (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全国通用版)38 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翻译注释赏析青山遮淳 (ch n)熙(x )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j ),荠(j )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chu ng)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 诗经王风篇名 “黍离”表示故国之思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ji )鞍( n)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j )麦青青自胡马窥(ku )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

      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 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 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解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春风十里:这里用以借指扬州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k u)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 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 四周寂静无声 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

      豆蔻:形容少女美艳青楼:妓院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赏析】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 “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羔坞了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 到处可见,词人用 “以少总多” 的手法, 只摄取了两个镜头: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和满城的 “废池乔木” “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 寄托故园之恋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清人陈廷焯特别欣赏这段描写,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

      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 ( 白雨斋词话卷二)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上片的结尾三句: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 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清角吹寒”四字, “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 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 里, “都在” 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词的下片,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 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杜牧算是个俊才情种,他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可是,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 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 冷峻的月光下, 四周寂籁无声 唉,试想下, 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纵观全词, 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 、 “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情景交融是这首词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移情入景, 乐景写哀, 都是词人经常使用的手法 特别是乐景写哀, 词人在文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 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桥的冷寂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 )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 “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的乐章,反衬今日 “波心荡、 冷月无声” 的哀景 下片写杜牧情事, 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 “化实为虚” 的手法, 点明这样一种 “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 “豆蔻词工” ,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 “杜郎” 史实,逗出和反衬 “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 “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 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

      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此词在表现姜夔的词风清雅空灵上非常突出运用“清”“寒” “空” “波心”“冷月”等词极力表现语言上清雅空灵同时,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之后的残破;用杜牧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这些造境都是用来表现意境上清雅空灵词人的笔法是清雅空灵的,却寄寓深长用低婉的声调,清刚峭拔之势、冷僻幽独之情,写出了战争带给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扬州慢淮左名都理解性默写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2.姜夔扬州慢中的“,” ,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6. 扬州慢 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答案】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4.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5.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