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0001828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78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605开始,历时六年(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③蔬菜品种增加;“茶神”陆羽著《茶经》,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在今天.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又名千佛洞,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②人口的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环境; ④统治者的措施;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篇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 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以西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 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国家统一,.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 大运河的开通 1. 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05年。

      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 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 开运河的意义 三、 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