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知识(肌肉解剖)#专家指导.ppt
54页中国科技大学健身协会首次专业知识培训,基本上肢和躯干肌肉解剖 主讲:姚洋 锐星健身学院高级私人教练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国家资格认证中级私人教练 国家资格认证2级营养师,1,专业资料,(一)标准姿势 直立, 两眼向前平视, 垂臂, 手掌向前, 并足, 脚趾在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2,专业资料,1.2 常用方位术语,上:靠近头部为上 下:靠近足部为下 前:靠近腹侧为前 后:靠近背侧为后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近侧:四肢靠近躯干的部分 远侧:四肢远离躯干的部分,桡侧:前臂的外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 径侧:小腿的内侧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的部分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的部分,3,专业资料,人体的基本轴:(如图),3、冠状轴或额状轴 :并与前二轴相互垂直的轴,2、矢状轴: 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1、垂直轴: 呈上下方向,并垂直于水平面的轴,4,专业资料,,,5,专业资料,人体的基本切面:,2、冠状面或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1、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3、水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6,专业资料,一、肩带肌,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7,专业资料,(一)三角肌,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 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 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8,专业资料,,三角肌,9,专业资料,二、上臂肌,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10,专业资料,(一)前群(屈肌群,共9块 ),1.肱二头肌: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使前臂在内旋的情况下,在桡尺关节处外旋远固定时,使肘关节屈11,专业资料,12,专业资料,(2)肱 肌,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深层,肱骨前面下半部,为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 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 近固定时,屈前臂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13,专业资料,14,专业资料,15,专业资料,(二)后群(伸肌群,共10块),16,专业资料,1.肱三头肌,位置:位于上臂后面。
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17,专业资料,肱三头肌,18,专业资料,19,专业资料,一、背肌,背肌分为浅、中、深三层 浅层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中层包括: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两部分 深层分布于脊柱两侧,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20,专业资料,(一)背浅层肌,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扁肌,两侧合为斜方形 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止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21,专业资料,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22,专业资料,,斜方肌,23,专业资料,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24,专业资料,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25,专业资料,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伸);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
26,专业资料,27,专业资料,2.背阔肌,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28,专业资料,,背阔肌,29,专业资料,4.菱形肌,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肌纤维由内上向外下斜行 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住伸30,专业资料,31,专业资料,菱形肌,32,专业资料,(二)背中层肌:包括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两部分此二肌均为呼吸肌,能提肋助吸气33,专业资料,(1)竖脊肌 包括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三部分 位置:纵列于背部正中线两侧,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的槽沟内呈长索状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突;最长肌止颈、胸椎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34,专业资料,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并协助呼气。
35,专业资料,36,专业资料,1.胸大肌,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呼气37,专业资料,,胸大肌,38,专业资料,39,专业资料,40,专业资料,41,专业资料,42,专业资料,四、腹肌,腹肌位于胸廓下缘与骨盆之间,是形成腹腔壁的肌肉包括形成腹前壁的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形成腹后壁的肌肉(腰方肌)43,专业资料,44,专业资料,(一)腹直肌,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前后被腹直肌鞘包裹,为扁长带状肌,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 起点:起于耻骨上缘 止点: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45,专业资料,46,专业资料,47,专业资料,48,专业资料,(二)腹外斜肌,位置: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肌纤维由外上向下斜行此肌腱膜下缘形成腹股沟韧带,架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起点:起于下8肋骨外铡面 止点:止于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组成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固旋;两侧收缩下拉胸廓,呼气,并使脊柱屈49,专业资料,(三)腹内斜肌,位置: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为扁阔肌 起点: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带外侧2/3 止点:止于下3肋及白线其腱膜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组成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同侧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50,专业资料,51,专业资料,52,专业资料,(四)腹横肌,位置:位于腹内斜肌深层,为扁阔肌 起点:起于下6肋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止于白线其腱膜参与组成腹直肌鞘后壁 功能:维持腹压53,专业资料,(五)腰方肌,位置: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为长方扁肌 起点:起于髂嵴后部第25腰椎横突 止点:止于第12肋骨、第12胸椎体和第14腰椎横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第12肋骨下降,助呼气并参与维持腹压54,专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