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高三理科综合备考策略课件(广东省广州文理综合科会议资料)人教版.ppt
23页2010年理科综合备考谈一、《调研题》的评价与 调研结果(一)评价数据与分析1、两校的平均分总人数第I卷第II卷全卷最高分最低分116688.685.9174.227222满满分118182300 分析:(2)中上学生重点提高第II卷得分;中下学生保第I卷 的得分前提下,适当提高第II卷得分3)高考试题想达到全省难度在0.58—0.65间,即全 省均分在170—190间有难度1)第I卷平均得分率75%,第II卷47%,全卷58%估 计全省得分率40%(平均分122分)2、分数段的分布分析:1、平均分在峰值之后,说明低分学生拉 低了平均分,差生多而这两所学校属于 生源比较好的学校,全省来看,差生面还 会增大2、低分段出现小峰值说明个别科目的部 分题个别档次的学生几乎不得分3、中下学生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对于 他们来说这是“潜力股”3、第II卷各科顺序不同产生的影响学校1)卷型物理化学生物合计计卷1:生、化、物3028.230.2988.51 卷2:化、生、物3130.629.391.16卷3:物、化、生3627.528.7692.73(学校2)卷型物理化学生物合计计卷1:生、化、物31.0 22.7 24.0 77.7 卷2:化、生、物31.9 21.8 29.4 83.1 卷3:物、化、生28.5 27.0 34.6 90.1 1、卷型对各单科成绩影响很大,但对总分影响 不大。
3、卷型我们无法改变,但做题的顺序可以改变 ,每位学生有必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做题的顺序 特别是对于做不完全卷的学生2、总分水平不同的学生,会因排卷次序不同而 有不同影响分析:4、有关试卷的用时量、难度等问卷调查结果题题号题题目合适多了少了1此次理科综综合答题时间题时间13.7%4.4%81.9%2此次理科综综合阅读阅读 量33.8%65.2%1.0%3此次理科综综合试试卷难难度33.0%65.5%1.5%4此次理科综综合书书写量31.4%67.1%1.4%5此次理科综综合试题试题 量32.4%64.7%2.9%6此次物理试题书试题书 写量63.4%30.7%5.9%7此次物理试题阅读试题阅读 量59.7%35.9%4.4%8此次物理试题试题 的难难度29.6%66.7%3.7%9此次物理答题时间约为题时间约为45'50'60' 1026.1%35.5%38.4% 11此次试试卷相同题题型中物理 试题试题 排在何处较处较 好前面中间间后面 1217.0%41.7%41.3% 13此次理科综综合较难较难 的是物理化学生物 1418.1%72.9%9.0%分析:1、82%的学生认为时间不够,答题速度很重要;2、认为阅读量过大、难度过大、书写量过大、 过大的学生都越过了60%,看来大家很不适应理 科综合的考试;3、物理学科除认为试题难度较大外,阅读量 、书写量、用时量都适当;4、较多学生认为物理题放中间、后面合理,现已经 采纳。
5、化学难度太大,主要是第二卷,这与近几年的化学 X科的反映是一样的2)部分的调研测试题成了《考试说明》中的 样题示例 说明:a、调研结果显示该题得分率适当b、命题秘书认为这类题实在好(1)较多试题是历年X科的高考试题 说明a、题命秘书喜欢这类题b、高考试题由命题组新编,不可能这样 5、试题的来源和去向3)部分试题被删除,说明这类题实在太难二、特点与对策●只公布三科总分满分300分1.加强教学管理---向管理要成绩2.加大过程性评价的力度3.多校联考,增加过程性评价的信度4.设立理科综合科组●各科考题少了每道题的分值多了表二:2010年理科综合测试题各科试题数目、分值比例科 目单选题双选题非选择题物 理13~16题共4小题17~21题共5小题34~36题共3小题 16分30分54分 化 学7~12题共6小题22~23题共2小题30~33题共4小题 24分12分64分 生 物1~6题共6小题24~25题2小题26~29题共4小题 24分12分64分1、答题速度训练重要答题的准确度更重要2、精选课堂和课外提高的效率3、注重每一分钟要完成两分试题的体验与感受●考试内容多了上课时间少了1、第一轮复习采用“考点+”的形式避免浪费时间2、第二轮复习“用主干,带枝末”突出重点内容的同时不忘基本知识3、第三轮复习,强化套题训练找到适合自己得高分的答题程序●选择题的分值少了非选择题的分值多了1.设法提高学生读试题、理解试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语言组织与书面表达的能力自己读题科学读题程序读出命题意图会做的能表达书写整洁规范表达精准●计算题少实验题分值多了1、物理还保持两道计算题和实验题中的简单计算,化 学、生物的计算在填空题中,不需要书写过程。
这要 求常用的公式要熟悉,简单的运算速度要快而准平 时不能用计算器 2、实验分值大,不仅要求学生要“做”,而且要“记”3、要有科学的解题程序 实验目的操作步骤与要求数据处理相关原理得出结论过程与结果分析4、强化训练三、面临的新问题●教师新手多学生差生多而且投入时间少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整体作战能力2、提倡新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直接获取经验和方法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考试说明》变化少高考试题变化大1、从每个知识块的分值比例和对学生的层次要求推测各部分内容可能出现的题型2、从题目的数量和时量推测命题的思路、难度、阅读量四、后期操作1、设法让学生的重视理科综合2、过程评价体系要完备3、集体备课要落实4、理科综合科组+单科科组双层管理5、培优补差6、挑选一套质量较高的复习配套资料1、不同版本的整合,多个模块穿插2、复习要点明晰,学练结合方便3、训练覆盖面宽,难度把握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