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8页202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表1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口)(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24座陪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A.墓葬规制严整 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 D.社会变动剧烈2. 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这主要是由于A. 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 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C. 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 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3. 《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A. 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 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4. 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
这一举措A. 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 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5. 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 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 D.减免民众赋税6. 整个 19 世纪下半期,在华各类外商企业中,华商附股现象极其普遍如 1862 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其 100 万两开业资本中有六七十万两是华人投资附股现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缺乏商办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B. 政府禁止私人投资兴办企业C. 外商企业资金匮乏D. 洋务企业不注重吸收民间资本7.1895 年之前,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多数由教会或传教士发行,主要服务于商业机构或宗教团体1895 年后民间的政论报刊迅速兴起,从 1895 年至 1898 年出版的中文报纸杂志大约有120 种,其中 80%归国人所有这一时期报刊创办热潮的出现反映出A. 报刊成为新的大众媒介B. 国人救亡意识的高涨C. 民众参与政治的环境改善D. 西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减弱8.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 年 3 月 27 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 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B.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C.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D.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9.1938 年 4 月,毛泽东等致电八路军前方将领:“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大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而且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壮大B. 正面战场牵制着大量日军C. 抗日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抗日武装熟悉地理环境10.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下列历史人物研究最为集中的一组是A.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B.洪秀全 李秀成 孙中山C.李鸿章 左宗棠 曾国藩 D.卢梭 华盛顿 拿破仑11. 从 1985 年开始,我国正式取消粮食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任何单位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一举措A.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 实现了农民对粮食的自由支配C. 深化了土地所有制变革D. 体现了粮食价格市场化导向12. 近代西方一文学艺术流派认为:“中世纪充满了英雄业绩、高尚的情感和社会和谐”“情感是人类的精髓”“稗史传奇、神话和民族的民间传统是诗歌和艺术的源泉”。
该流派是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3. 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通过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等一系列法令,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这一认识是基于这些法令A.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统治 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规定了工业国有化 D.以彻底改造社会为目的14. 图 1 是 1919 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 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 1940 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A. 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B. 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C. 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D. 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图 1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词汇和成语已经渗透到了西欧的语言里在联邦德国,文化的美国化进行得更快正如一位电影导演所说:“美国人使德国人的潜意识殖民地化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A. 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 美国在西欧拥有强大军事和经济优势C. 二战冲击了西欧各国的文化传统D. 冷战对峙改变了西欧各国的文化意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55 分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两宋三百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序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面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劲气”的志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据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选取你熟悉的一位宋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14 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10 月 5 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信件,作为对 10 月 1 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英中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续如此。
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的贸易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据金光耀《1949-1950 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14 分)18.(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 2 图 3图 4——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1) 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9 分)(2) 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殖民侵略对非洲产生的影响4 分)19.(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 5 是 1929-1979 年美国总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示意图图 5——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数据整理材料二 1934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政府提交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惠贸易协定,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 501934 年到 1939 年,美国先后与 28 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该法律(《互惠贸易协定法》)最初有效期为 3 年,以后延长了 11 次,直至 1962 年才失效。
——据金卫星《1933 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1) 指出第一波峰期形成时世界经济面临的形势,并说明 1934 年关税税率调整的意义8 分)(2) 结合第二波峰期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互惠贸易协定法》失效的原因6 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D2.A3.C4.D5.B6.A7.B8.C9.C10.B11.D12.A13.D14.C15.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55 分16.(14 分)评分标准:分值评分要素层次三10-14 分层次二6-9 分层次一1-5 分(1)正确价值观念所持观点、所选人物、所作阐释体现正确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所持观点、所选人物、所作阐释体现正确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所持观点、所选人物、所作阐释体现正确的历史态度和价值观(2) 阐释对材料的理解全面、正确,对历史人物活动交待完整、清楚,所列举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与阐释结合紧密、合理对材料的理解较为全面、正确,对历史人物活动交待比较完整、清楚,所举活动与阐释结合比较紧密、合理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全面,对历史人物活动交代不够完整,所举活动与阐释结合不够紧密、合理(3)表述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能表述成文,思路较清晰,逻辑较严密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示例:北宋建立在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基础上,且其建国后面临着结束割据局面,防止内患发生的问题,从这种角度来说,北宋“生于忧患”。
宋朝建立后,内部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战事不断由此可谓宋代长于“忧患之中”面对着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局势,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主动担起社会重任出身贫困的范仲淹在进士及第后,多次上书议政,希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他任地方官时,同情百姓疾苦,施政养民;他又自请任官西北,抗击西夏庆历年间,他主持“庆历新政”,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手段新政虽然失败了,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不仅反映了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范仲淹用他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后世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17.(14 分)(1) 从新中国方面作答(6 分)角度 1: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新的外交关系(3 分);角度 2:新中国推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3 分)2) 从英国方面作答(8 分)角度 1:英国没有正确认识近代的中英关系,并幻想保留在华侵略权益(4 分);角度 2:英国没有明确对新中国的承认,没有申明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等原则性内容(4 分)。
18.(13 分)(1) 特征:最初是在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后来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3 分)成因:①15 世纪末至 17 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地(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