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优秀案例.docx
15页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优秀案例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 要补充但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 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本文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如何进行作业优化设计1.作业布置的要求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②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要向学生做示范性指导③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适度;合理布置作业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在作业布置中,题目要精,量要适当④在设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和差异性针对 学生的不同基础,设计一些有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或布置作业时,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⑤教师要及时批改、评价、反馈学生的作业2.作业的形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阐释与解决现实生活 现象的学科可以布置学生去寻找初中教材中所提及的众多物理现象 的原型.例如,关于“物态变化”的内容中,汽化、液化、熔化、凝 固、升华、凝华等物态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的内容与生活中常见的放大镜、照相机、眼镜等物件。
教师如果在物理作业设计中植入这些生活实践经验,相信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行动,从 而高效完成作业任务.还可以当增加探究性作业比重,从而有效地培 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此以往,既丰富了物理题目的种类类别,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作业激励机制制定作业量化表格,每月前五名同学可获得学习物理小能手的称号及奖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堂作业知识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 平整的玻璃 表面、平静的水面等都可看作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2)像与物的大小 3)像与物关于镜面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3.物理学中, 把 的像叫做实像;把 , 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知识点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4.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能 ,如梳妆镜等 ( 2 ) 平 面镜可以 ,如潜望镜、牙医用的反光镜等 (3)平面镜成像的原 二、 课后作业1.必做题(未完成扣作业量化分1分)《学导练》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10题2.选做题(完成可加作业量化分1分)1.如图K3-3-15 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屏蔽门, 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 的虚像。
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图 K3-3-15(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 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 (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 平面上 (2)记录 的位置 (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 的距离4)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填"秒表"或"刻度尺") (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 物理依据是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 ) 2.如图3-3-15所示,按要求作图1)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图乙上 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2)请在图丙画出一条B 处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上一点A 的光路图3-3-15三、 拓展作业拍摄生活中的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完成可加作业量化分1分)—— 部分同学的作业物理作业设计(一)一 、制做简易杆秤1.材料:一根木棒(一头粗, 一头细),细线,铁丝(稍微粗些),石块(质量稍微大些),砝码(10克,1000克各一个)2.步骤:1)在靠近大头的地方栓上一根细线,在大头和细线之间某一位置栓上铁丝,把铁丝弯成一个钩子.把石块用细线栓好,并且把细线打上一个活结,套在木棒的细端(能移动)。
2)把10克的砝码挂在钩子上,通过移动石块,使得木棒平衡记下此时细线位置,并且标上10克3)把1000克的砝码挂在钩子上,重复上述步骤,记下此时细线位置,并且标上1000克4)在10克和1000克之间等分即可得到其它刻度二、 原理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三、 通过以上小制做所获得的实际经验和原理完成下面习题如图所示所示为前臂平伸用手掌托住铅球时的情形.我们可将甲图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不计自重.若铅球质量 m=3kg, 0A=0.03m, OB=0.30m, 求此时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 F 大小, (g 取 1 0 N/kg)甲乙趣味物理实验同学们,你们知道音调是怎样变化的吗?许多管乐器 的长短不一 ,因而能发出各种不同声音今天小编与大家 分享两个改变声音音调的小实验, 下面就是这些小实验的 步骤图解了,你们对这样的实验感兴趣吗?如果你喜欢就 一起来看着具体的步骤练习一下吧!亲手操作的实验,印象会更加深刻 一起来看看这样的实验吧!实验一【器材】塑料波纹管(内径为2cm, 长约1米)1根;塑料吸管;剪刀制作】在塑料波纹管不同位置做标记 A、B、C (相邻间隔约10cm)。
操作】一只手握住塑料波纹管左端,另一手分别握住波纹管 A、 B、C 三处,旋转波纹管,可声音不同由于波纹管旋转的 长度不同,管内空气柱长度不同,在 A 处空气柱最长,空气振动频率最低, 听到声音的音调也最低器材】塑料吸管(长约20cm); 剪刀制作】取一长约20cm 的吸管,把一端压扁,剪出一尖头如图所示操作】把剪尖的一端放入嘴中,用牙把它咬扁,用力吹气, 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在吹气时,用剪刀不断剪短吸管, 当吸管越来越短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音调高低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好在吹气的过程中连续剪,这样的效果更好自制水果电池制作水果电池的材料容易获得实验方法简单通过制 作水果电池的实验加深对原电池的印象,提高自身地学习 兴趣,实践的能力和结合实际的能力,在实验中了解知识,了解电能水果电池的原理: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 生物酸等物质,其中 的生物酸起到电解质的作用,往水果中插入不同电极并用导线连接起,会有电子转移,产生电流,形成水果电池学习了电流和电路的知识, 知道了电流产生的原因, 能够连接简单的电路(串连.并连);同时已经学习了原电池 及构成的条件,可以制作简单的水果电池,对水果电池的 装置, 也有所了解,参与其中,充分体验"做中学,乐中学”构成条件:1.同电极材料;(铜片、锌片)2.有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
实验工具:1、苹果、橙子;2、锌片、铜片、导线、发光二极管方法:将锌片插入到柠檬的大约1/3处使用小刀小心的在柠檬另一边1/3出开一个1厘米的切口注意:请使用小刀避免自己受伤)将铜片插入切口直到铜片的一半都在水果里面这样就可以从水果电池中得到电流!铜片是它的正极(+)锌片是它的负极(-)但是这个电池的电流很弱所以我们可以将几个这样的水果电池同过物理串联的方法连接成一个电池组方法:使用导线和夹子,将第一个水果 上的锌片与第二个水果上的铜 片连接起来.…...像这样多连接几个水果(可以是不同种类)原电池 最后在第一一个铜片和最后一个锌片.上连接带夹子的导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池组总结归纳:水果电池能够产生较小的电流,但不能长时间的产生电流所以 水果电池不能代替传统的电池从环境保护的层面来讲水果电池环保,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常用钟表一些耗电量低的设备提供一定的电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