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对峙走向缓和60s初—70s末.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suns****4568
  • 文档编号:93080425
  • 上传时间:2019-07-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4M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1,美苏争霸,第四节: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2,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3,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1、美苏争霸背景:,①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差距缩小; ②军事:常规实力增强; ③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美国:,实力相对削弱,(2)苏联:,经济恢复,军事实力增强,加入争霸行列,2、美苏争霸政策,(2)苏联:,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1)美国:,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4,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材料一:约翰·肯尼迪“和平战略”的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其矛头首先对准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设法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状态,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

      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特点:,① “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 ②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5,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总结:由此可见,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同苏联全面对抗相比,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强调运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主张同苏联既对抗又勾结材料一:约翰·肯尼迪“和平战略”的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其矛头首先对准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设法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状态,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6,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材料二:“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赫鲁晓夫这段话应是美苏争霸中哪一个阶段讲的? 表明了他主张什么样的战略意图?,2、他们的合作真的是为了和平联合在一起吗?其实质是什么?,3、赫鲁晓夫与斯大林时期内外政策的区别?赫鲁晓夫依据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呢?,第一阶段主张苏美共同主宰世界争夺世界霸权7,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3、赫鲁晓夫与斯大林时期内外政策的区别?赫鲁晓夫依据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呢?,4、赫鲁晓夫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同美国争霸?原因何在?,主要通过缓和手段与美国争霸 与美国相比,苏联实力仍有差距①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②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③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材料二:“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8,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3、缓和:,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1)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2)内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不诉诸武力,①促使美苏关系暂时缓和,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3)影响:,②美国实际上承认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 年 9-10 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联邦德国想用原子武器武装西柏林军队,民主德国宣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硬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增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能力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9,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美国实际上承认了美苏同为超级大国的事实10,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影响:美苏关系进入新的僵持时期,4、紧张:,,3、缓和:,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美国U—2高空侦察机,苏联姆萨—2地对空导弹,11,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2)柏林墙事件(1962.8),A.背景: B.概况: C.影响:,4、紧张:,第二次柏林危机后,东柏林地区居民不断逃往西柏林,导致柏林人民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损害,,3、缓和:,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12,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2)柏林墙事件(1962.8),4、紧张:,,(3)古巴导弹危机(1962),A.背景:,①1959.1 卡斯特罗建立了古巴革命政权 ②苏联军事援助古巴并建立导弹基地,B.概况:,C.结果:,苏联被迫将导弹撤出古巴,3、缓和:,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13,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14,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1)美国:,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实行尼克松主义( “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1、美苏的争霸政策,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2)苏联:,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在亚、非积极扩张,2、争霸政策变化原因与表现:,①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欧共体、日本经济崛起的冲击;1973年石油危机;陷入越战泥潭) ②越战大大消耗国力,军事实力相对下降 ③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 ④为了保住霸权,(1)美守:,(2)苏攻:,①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 ②战略核武器与美国大致平衡(勃列日涅夫改革),①调整外交政策: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 ②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 ③谋求与中国谈话 ④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①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②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15,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尼克松和“尼克松主义”,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1913—1994),“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主张亚洲国家自己处理本身事务,自己对自己负责;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16,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试比较尼克松主义与 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同,杜鲁门主义实施时,美 凭借其在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确定了战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战略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它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于守势17,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理解尼克松主义,原因:,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内容:,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包括:,①调整美、欧、日同盟关系,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制约苏联,维持美苏均势,继续同苏联展开争霸斗争,,③改善中美关系,想由中国制约苏联,④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8,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材料阅读,②美国这种对外战略调整在亚洲的具体表现有哪些?,①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即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收缩重点在亚洲,以确保欧洲重点一是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70年代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材料阅读,③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任”?,原因:①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②越战大大削弱国力,军事实力相对下降③为了保住霸权④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20,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美苏都推行“缓和”战略,(2)表现:,①1963、1968年先后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

      ②1972年两国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美苏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③两国首脑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 ④1973、1975年共同参加“中欧裁军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背景:,3、苏美缓和:,4、更隐蔽的进攻方式:,思想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21,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时57分20秒,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主要内容是: 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