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日积[1].docx
4页《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教学要点:1.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查字典习惯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教学建议:1.区分“青”“清”和“在”“再”的不同,发现规律并能灵活运用2.在诵读中感受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可以背诵积累一系列歇后语,通过开展“歇后语大赛”等活动,交流歇后语,运用歇后语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一)出示汉字,谈话导入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香—乡;青—清;再—在;夕—西,指名认读,说说特点2.小结:每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句子,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2.指名生朗读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填这个汉字明确:“青”指的是一种颜色,“清”是三点水旁,一般用来表示水很干净,所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填;“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见、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等”,所以第二句话的括号中应该填:“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1)练习: qīng:( )色、( )水、( )蛙、( )洁 zài:( )会、( )哪里、( )也不会了、我( )早晨读书2)生根据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进行填空,并说明原因4.拓展练习1)师出示另外两组同音字:香—乡;夕—西指名生认读2)鼓励学生分别用“香”“乡”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香”指的是味道;“乡”指的是家乡、故乡3)鼓励学生分别用“夕”“西”组词,体会区别,小结:“夕”指的是傍晚、夕阳;“西”指的是一个方向5.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二、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主朗读这四则歇后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短语2.正音后再次让学生练习朗读,师提醒学生每行短语的中间部位要注意停顿3.师举例引导学生体会歇后语的表现形式: (1)出示第一则歇后语,指名生朗读,指名生交流这个短语中出现了什么物品(小葱、豆腐),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葱拌豆腐”(2)师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生结合图片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绿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读第一则歇后语,师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4.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生自主朗读并比较每则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名生朗读剩下的三则歇后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比喻的意思,整句联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语5.大致理解这四则歇后语的意思 师描述一种情况,生选歇后语如:一位同学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当他拿着试卷回家的时候,心里十分紧张,担心爸爸妈妈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6.师生对读、自由朗读、联系意思等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7.课堂小结 汉语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歇后语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歇后语,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板书: 语文园地五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