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梁承台施工方案.doc
32页中交三公局青岛海湾大桥第1B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承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D匝道为青岛海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的一个定向匝道,匝道全长538.00m,宽度为12m,双车道设计D匝道分四联[3×(5×30)+29+30+29)]m,设计时速为60km/h该匝道有0#~18#计19个墩,共19个承台,承台尺寸为6.45×6.45×2.5m,承台底标高为-2.2m,顶标高均为+0.3m二、地形、地质、水文与气象情况青岛处于胶东半岛西南部,东南濒临黄海,全市地形特征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东南部崂山主峰113.7m,小珠山(海拔724.9m),大珠山(海拔686.4m)等组成胶南低山群胶州湾是一深入内陆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水深域阔,东西宽27.8km,南北长33.3km,岸线长382km,零米等深线以下的海域面积为256km2,平均水深7m左右,最大水深64m海湾口朝东南,一条宽3km,深30~40m的深水槽与黄海相通胶州湾海底地势总体上自北向南倾斜,腹大口小其西北部有7~8km宽的潮间滩地和宽阔的浅水区路线经过区位于海湾中北部,因沉积物淤积,地势较平坦,在水深小于5~10m的区域,形成大片浅水滩,地形坡度小于130。
青岛地处胶州湾畔,濒临黄海,属季风气候,气候季节变化较明显冬半年呈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干燥、温度低;夏半年受东南季风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日温差小,呈海洋性气候特征胶州湾属规则半日潮类型,两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但低潮有日不等现象,两次低潮的高度略有差异潮汐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涨潮时间相对较短,落潮时间相对较长,两者相差1小时10分钟左右三、承台施工准备本桥承台底标高为-2.2米,承台处平均水深3米,承台施工季节约在11月份,此时该海域的潮水相对较低,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承台施工采用钢管桩插板围堰施工围堰施工方法见钢管桩插板围堰施工方案 在围堰施工完毕且把封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抽干围堰积水,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为此要准备大功率水泵,以保持围堰内无积水割除多余桩基钢护筒,凿除桩头混凝土至设计标高位置,桩头混凝土凿除时不得破坏桩身混凝土清基完成后进行测量放线、承台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然后进行砼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承台混凝土属于有抗腐蚀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抗冻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因此承台混凝土配合比要提前进行,以测试其指标是否能满足海工混凝土的要求。
承台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及品质要求:混凝土供应速度不小于60m3/h应严格控制其水灰比,坍落度控制在14~16cm之间,初凝时间控制在6~8h内,其和易性必须达到施工工艺要求四、承台施工工艺㈠基础开挖陆上承台施工在桩基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承台基坑开挖,开挖应结合具体的地质情况进行放坡,以能达到坑壁稳定为准若放坡开挖方量较大时,可采用木板加固等有效的坑壁支护开挖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确定2.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或放坡开挖受场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作量较大时,可按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坑壁措施,如挡板支撑,混凝土护壁,钢板桩,锚杆支护等3.基坑顶面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截水沟 4.当基坑地下水采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可采用井点降水,井点类型根据其土层的渗透系数、降水的深度及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5.承台底的处理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将桩头按设计标高破除,并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完毕合格后方可进行承台钢筋及模板混凝土施工。
当承台底层土质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无地下水或能排干时,可按天然地基上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当承台底层土质为松软土,且能排干水施工时,可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如不能排干水时,用静水挖泥方法换填水稳性材料,立模灌筑水下混凝土封底后,再抽干水灌筑承台混凝土水中承台在桩基施工完毕后即进行承台围堰施工,在围堰施工完毕后采用砂石泵吸出承台内的淤泥,然后回填水稳材料水稳材料回填后应夯实,或采用水密法使回填料密实,确保基底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以保证承台混凝土浇注时地基不下沉在以上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垫层混凝土浇注为了使基底混凝土满足浇注承台混凝土时的承载力要求,基底混凝土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垫层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㈡模板及钢筋加工安装1.模板在设置模板前按前述做好承台底的处理,破除桩头,调整桩顶钢筋,按设计要求作好喇叭口和螺旋钢筋模板一般采用整体钢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组合钢模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单块模板的最小面积不小于1m2承台模板采用纵、横椤木加固,纵、横椤木采用型钢承台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模板设计,以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的准确。
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一般先拼成若干大块,再安装就位,支撑牢固2.钢筋钢筋加工制作前应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及焊接性能试验钢筋的制作严格按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墩身的预埋钢筋位置要准确、牢固①钢筋的储存:钢筋应储存于地面以上50cm的平台、垫木或其它支撑上并覆盖,防止其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不同级别的钢筋应分别堆放,并设以标志,以便检查和使用②钢筋的加工:钢筋应按设计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主筋的弯曲及标准应按图纸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不得就地弯曲使用实际施工时,应现在制作场地上进行实地放样,然后进行试弯曲,当试弯曲的钢筋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批量加工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连接要求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工艺,焊接接头除在车间使用外,工地现场连接一般不得使用焊接方法可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接,当采用电弧焊时其焊缝长度、宽度、厚度应符合图纸规定,如图纸无规定时按《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办理钢筋加工的检查项目见下表: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容许偏差检查方法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mm)±10按受力钢筋总数的30%抽查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mm)±20抽查3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mm)±5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③钢筋的安装:所有的钢筋应准确安装,当浇注混凝土时,应用支撑将钢筋牢固的固定。
钢筋应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不允许在浇注混凝土时安装或插入钢筋钢筋绑扎时,所有的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以免在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移位,当两个方向的钢筋中距均不大于300mm时,则可隔一个交叉点进行绑扎用于保证钢筋保护层而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垫块,要求采用混凝土砂浆垫块,其形状大小和间距应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同时,其设计应避免在浇注混凝土时倾倒垫块的强度应不低于相邻的混凝土强度不得用卵石、碎砖、金属管或木块作为钢筋的保护层垫块钢筋的垫块间距在纵横向的均不得大于1.2m钢筋的连接点不应设在构件的最大应力处,接头应交错排列,每个断面的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总数的50%在钢筋35d的长度范围内接头的数量应视为在同一截面内钢筋的绑扎搭接除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同意(钢筋直径<25mm)外,一般不宜采用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带肋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可不设弯钩,受压带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0.7倍搭接区域内应在三点绑扎,即中点及两端钢筋安装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容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纵向受力钢筋间距(mm)两排及以上排距±5用尺量,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同排梁板±10基础、墩台、柱、桩基础±202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mm)0,-20用尺量,每构件检查5~10断面3钢筋骨架尺寸(mm)长±10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宽、高、或直径±54弯起钢筋位置(mm)±20每骨架抽查30%5保护层厚度(mm)柱、梁+5,0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每边8处基础、墩、台+10,0板+3,03.混凝土的浇注本工程采用C35海工耐久性混凝土,即在海洋环境中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稳定性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结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所用的水泥、辅助胶凝材料、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均应满足相关的技术规范。
海工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制除要满足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如泵送对坍落度的要求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根据具体情况掺加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泵送剂等 ①混凝土的拌和本项工程的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砂、石、水泥、矿粉、粉煤灰、减水剂等原材料均采用自动计量装置各种原材料的计量装置应经计量鉴定,并维持良好状态,在使用中每种计量至少每周自检一次,以保证原材料的计量准确在混凝土拌合站应配备应急的完好的搅拌设备,当使用和配备的其中任何一台出现问题且没有检修好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浇注②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拌和物运送至浇注地点时,应保持完好的行能,不应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出现以上情况时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达不到施工要求的工作度时,不得使用混凝土从加水拌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当时的施工气温确定③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浇注前的检查浇注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预埋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在结构的任何部分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的内容:保护层定位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有专人做重复性检查以提高保护层厚度尺寸的施工质量。
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严密程度等④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浇注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分层,分层厚度根据振捣器的功率确定,上层混凝土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一般为0.3米左右在震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混凝土的震捣要有施工经验丰富的震导工进行操作,严禁漏震或过震每棒的振动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控制在15~30s左右混凝土浇注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以使混凝土的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蜂窝等同时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应出现露筋、空洞、冷缝、夹渣松顶等现象,特别是对构件的棱角处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接缝严密,严禁出现漏浆混凝土振捣应注意的问题: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速度要快,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混凝土内产生空洞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应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插至前一层混凝土内50mm以上,以保证先浇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有效振捣半径的1.5倍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的避免振捣器与承台的钢筋和预埋件相接触不能使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的运送混凝土,以免引起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在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4.混凝土养生和拆模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尽快覆盖洒水适养生,尤其是体积较大,气温较高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