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月考(新教材).doc
10页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liáo) 百舸(kě) 浪遏(è) 方遒(qiú) B.油腻(nì) 罗绮(qǐ) 寂寞(jì) 斑斓(lán)C.媛女(yuán)坍圮(dān)倩影(qiàn)袅娜(nuó) D.蓊蓊郁簦(wěng)佝偻(lǚ)长篙(hāo)宁谧(m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云彩 神采飞扬 诚恳 开垦土地 B.暄响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 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的容光②月亮 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③如果青蛙耐不住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A.庄严 渐渐 寂寞 B.威严 渐渐 冷清C.庄严 逐渐 冷清 D.威严 逐渐 寂寞4、下列两组句子,衔接最好的一项是:①在有限的土地上,土地比房屋大,房屋比花园大,花园比花园中的路大,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
②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③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④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B.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C.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D.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号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B.普希金是前苏联的著名诗人,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创作有小说《上尉的女儿》C.海子,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诗里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吸引力。
代表作有《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二、(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7—10题(一) (二) 轻轻的我走了, 悲哀的 正如我轻轻的来; 种族我轻轻的招手, 我们必须战斗啊!作别西天的云彩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那河畔的金柳, 田野上,是夕阳下的新娘; 自由呵……波光里的艳影, 从血的那边 在我的心头荡漾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徐志摩《再别康桥》) 像暴风雨, 像海燕。
(田间《自由,向我们来了》)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韵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 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9、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挥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牵梦萦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0、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
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①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臣于所宜同疾,今出之②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
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注:①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②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三府掾属共考案 审查处理 B.朗心伤其冤 为......而伤怀 C.谁与共为章 通“彰”,显著 D.咸共妖恶大故 大事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B.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C.不敢多污染人D.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以钱覆其口B.乃上言建等无奸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C.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一组是: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 ②乃上言建等无奸 ③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④是以考一连十⑤陛下大恩,裁止于身A.①④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⑤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寒朗和三公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到耿建等四位大臣。
皇上知道了非常气怒,令寒朗把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 B.由于耿建四人否认曾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因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第 II 卷(共105分)四、古诗文阅读:(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②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 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词,试与课本中郑愁予的《错误》作比较,分析两者在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异同6分)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 , 2) ,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nbs p; , ;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五、(共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虚心交友,审慎择友 由于朋友能够在学问上相互切磋,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学者常能突破长幼、“贵贱”等的限制,广泛地结交朋友在封建社会,长幼之分是严格的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年龄的悬殊于不顾,于是就有所谓“忘年交”如三国时的孔融与祢衡就是“忘年交”那时孔融已年届“不惑”,而祢衡年方“弱冠”孔融感到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便引为知已在封建社会,“贵贱”之分是严格的。
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贵贱”悬殊于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