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含答案).pptx

80页
  • 卖家[上传人]:阳光****师
  • 文档编号:88931867
  • 上传时间:2019-05-1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58M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一 科技成就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4江苏单科,3,3分,易)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 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 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 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五年高考,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自五代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增多,全国各地书坊所售书 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 术,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信息看,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 坊刻书,故D项错误误区警示 本题误选最多的是B项,说明考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活字 印刷术,印刷所用活字数量庞大,制字、拣字、排字比较费事,且经、史之类的书要反复印刷, 因此在雕版印刷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活字印刷并没有取代雕版印刷,只是偶尔见诸记载。

      本题 提供的情景材料中,也没有提及活字印刷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2.(2016天津文综,4,4分)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 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 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答案 B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欧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经济文 化交流的使者,故B项符合题意3.(2014重庆文综,5,4分)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 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 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 题干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①中“遍布全国各地”的表述错误从材料看,废纸 亦可用来造还魂纸,成本降低且造纸原料来源扩大了,②④正确由“全省从前煮浸之力”可 知,还魂纸制造工艺更加简单,③错误。

      故本题选C项C组 教师专用题组 4.(2011江苏单科,3,3分)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 (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答案 D 材料显示明代才开始使用活版印制邸报,这说明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故D 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活版印制邸报始于明朝,并不能说明活版技术使用始于明朝,故A项错 误材料并未显示活版以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也未体现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故B、C 两项错误5.(2013重庆文综,3,4分)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 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表述错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蔡侯 纸”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出现的,B项错误;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活字印刷 术出现于北宋中期,活字印刷书籍不可能始于元朝,D项错误。

      6.(2009浙江文综,13,4分)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答案 C 指南针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的,这个时间应该是宋末元初,故答案选C7.(2016天津文综,12,6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 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 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 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 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 的关系。

      6分),答案 (1)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解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应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 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说明其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据此可回答第一小问阅读 材料信息可知,印书种数多的地方科考中进士的人数亦多,说明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据此回答 第二小问8.(2016课标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 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 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 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 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材料, 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提炼观点再依据 选定的观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7江苏单科,5,3分,易)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 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材料中“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 韵”说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D两项明显不符合中国画的 特点,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不符合题干材料知识归纳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 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一种抒情活动,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

      本题给考生的启示是:凡特点都是比较而来,所谓特点就是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它的提 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内容则具有客观性,理解历史事物要准确把握其特点2.(2016江苏单科,2,3分,中)《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 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 D 《史记》以文字形式描绘整个事件的始末,胜在详备而丰赡;而武氏祠画像石则 仅将整个事件定格在荆轲掷匕首于铜柱导致刺杀失败的瞬间,胜在直观和形象,A、C两项错 误;《史记》和武氏祠画像石分别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 了记载,B项错误;尽管描绘、形式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透过《史记》和这块画像石,我们所能 获知的有关荆轲谋刺秦王嬴政失败这一历史主题却是一致的,D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考生误选A项,主要原因是对“描绘”“主题”这两个词 语的理解有偏差《史记》与武氏祠画像石在基本史实的记载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叙述的事 件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细节描绘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文字记载侧重过程的叙述,而图 片则是瞬间的定格本题告诉我们,对重要字句的解读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对同一历史事件, 要从多角度搜集史料并进行比较甄别,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做法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3.(2017课标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 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 字的频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 上,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 变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书同 文”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看到小篆字体就联想到秦统一文字,忽视了统一文字发生在 秦统一六国之后4.(2016课标Ⅱ,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 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 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 B 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故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 文、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错误5.(2015广东文综,12,4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 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 B 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材料中“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即改小篆为隶书,正确选项为B项C组 教师专用题组,6.(2013江苏单科,2,3分,易)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 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答案 D 甲骨文经过多次演变才发展为楷体汉字,A项表述错误;“飞舞飘逸”是草书的特 点,而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严整,B项错误;一些甲骨文字已被识读,C项错误;从图片中 可以看出,甲骨文字已经具备了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D项正确。

      7.(2016课标Ⅲ,26,4分)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四单元 第8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四单元 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pptx 高中英语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熟词多义整理汇总.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重点句子(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共八大类).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Fun Clubs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1(结构+词汇)(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s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4(结构+词汇)(共20组).doc 高中英语2025年全国卷I长难句语法填空词汇.doc 高中英语2025全国I卷合成词汇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3(结构+词汇)(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Let’s communicate 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结构+词汇)(共8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2(结构+词汇)(共20组).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写作万能结尾句式(共14个含例句).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4(结构+单词)(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