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21页2022年昌平区初三年级学考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2 0 2 2.5本试卷共1 0 页,共 1 0 0 分考试时长1 5 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基 础 运 用(共 1 5 分)三星堆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为此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古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展览活动1.下面是“三星堆溯源”海报宣传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三星堆古遗址多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 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它来自何方?是掺杂了外星文明因素,还是与古玛雅、埃及文明有联系?无数的谜团令人匪夷所思三星堆遗址大部分时期原生地层已遭到破坏,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存却均有发现,从来没有用断更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堆的文物藏品极为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
真可谓“沉睡三千年,再度见天日走进三星堆这片胜地,我们可以去感受震【甲】(憾 撼)出土的文物,感知深邃【乙】(博 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1)请你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 及【甲】【乙】两处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处”在词语中是“处在,置身”意思,应读chtB.【甲】处词语应写为“震憾”,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C.【乙】处词语应写为“搏大”,形容知识和学识等具有广度D.“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 读“jian”2)请你选择一种书体作为这次展览宣传海报的标题,并结合书体特点和文段内容简要说明理由T【乙】选择:理由:(3)下图是新华社权威快报为三星堆遗址的配图,上面有“穿越时空”四个字一位同学查阅得知“穿越时空”是指人或物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穿越时空”在这里的意思是:2.下面是“三星堆典型器物”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青铜大面具我呀,宽 131cm、高 71cm、深 66cm、重 131斤可是个大个头呢历次的考古斫究,我发现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一发现反映了中原文化对我们三星堆文化的深刻影响,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悠久深邃。
青铜神树我是形体最大的神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我被发现时已经七零八落、杯盘狼藉、残破不堪,共计上千块碎片考古工作者像是对待婴儿一样的精心呵护和修复,才让我重见天日青铜太阳轮我是考古工作者从残件中识别并修复的两件太阳形器其中之一我经历着几千年的变幻,承载着几千年的梦想,书写着几千年的辉煌但我这件旷世神品用途到底是什么,专家们也众说纷纭1)请你在口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B.,:C,o D、(2)根据语境,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并修改修改: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请你选出文段-句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B.C.D.(4)3.一位同学为宣传海报写了一副对联,你认为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一项是()上联:古老文化留存人间碎片,历史图景下联:超越语言足迹,印证精深文明A.描绘 精美文物 B.拼凑 精美文物C.拼凑文物发掘 D.描绘文物发掘4.请 用“不仅而 且(还)”的句式,写出你观展后的感受,不少于30字要求:含 有“历史遗迹”与“文化自信”两个短语)【答案】1.O.A 1选择甲。
行书线条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一般,体现了三星堆文物的流光溢彩、熠熠生辉J.或选择乙隶书方劲古拙,体现了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古蜀王国的宏大古朴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封存千年的历史文物重现在人们眼前2.n.C 口 .发现我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 O.A 3.B4.通过观看展览,我不仅了解了三星堆历史遗迹,还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解析】【1题详解】(1)B.“震憾”书写有误,应为:震撼;C.“搏大”书写有误,应为:博大;D.“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 读“jiAn”;故选Ao(2)考查书法字体鉴赏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选择甲甲是行书,这一字体的特点是潇洒飘逸,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联系材料中的“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可知,行书的特点可以体现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这一特点故可用行书可以选择乙乙为隶书,这一字体的特点是古朴劲拙,沉稳大气联系材料中的“感知深邃【乙】(博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可知,三星堆具有深邃博大的文明,彰显了古蜀王国的宏大古朴选择隶书,可以体现这一特点故可用隶书3)联系材料中的“距今已有5000至 3000年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可知,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
封存了几千年的三星堆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亲身感受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又仿佛三星堆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几千年的风尘,来到了现代社会,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风采所 以“穿越时空”在这里的意思是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封存千年的历史文物重现在人们眼前2题详解】(1)第一空:空白处前后句语义联系紧密,后句是从前句数据中得出的结论,应用逗号第二空:表意完整,应用句号故选C o(2)“我发现”语序不当,应 改 为“发现我的”3)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器物的碎片,用错对象3题详解】根据前句“碎片”可知,此处应用“拼凑”古老文化”是一个偏正短语,“精美文物”为偏正短语,与之相对故选B o【4题详解】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这次观看展览,不仅让我对三星堆历史遗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默 写(共4分)5.(1)乡书何处达?o (王 湾 次北固山下)(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3)北京冬奥期间喜降大雪,美景如画,由此你能想到的描写雪景的两句古诗是:“,。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答案】.归雁洛阳边.贫贱不能移 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黄云白日嚏,北风吹雁雪纷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雁、贱”等字词的书写第(3)小题写出描写雪景的诗句都可,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共4分)阅 读 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南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这首诗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的抒情诗,写出了战争的艰苦,演染了悲壮的气氛以“黑云压城”表现敌军云集而来;以“塞上燕脂”表现:以“”写乘夜奔袭之状7.雁门太守行和 登幽州台 歌都写到了黄金台,请你说说诗人借“黄金台”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注:幽州台:即黄金台答._【答案】6.0.战争的惨烈.半卷红旗7.陈子昂登临黄金台抒发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李 贺 借“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或:表达了将士们为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解析】【6题详解】考查词句赏析塞上燕脂凝夜紫”意为:边塞上将士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此句从色的方面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惨烈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此空可填“战争的惨烈”半卷红旗临易水”意为: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 的 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此 空 可 填“半卷红旗”7题详解】考查比较阅读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是: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其 中“黄金台”是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人才玉龙”唐人用以称剑这里直接写出将上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只为报答君王的恩遇,握着宝剑奋力厮杀,视死如归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陈 子 昂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真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三)(共 7 分)阅 读 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牛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由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孥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 项 是()A.4 日 而 待 斤 斤 寸 较 千 方 百 计国计民生B.不求呼达 耳同目睹 骇人听回充耳不用C.三鹿 草 庐 奋 不 顾 身 嘤 此 失 彼义无反观D.斟酌损毯徒 劳 无 应 受 地 匪 浅 开 卷 有 承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理解:因为桓帝、灵帝亲近小人,远离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所以刘备与诸葛亮每当谈到此事时都很后悔B.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理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所以诸葛亮感奋激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与先帝患难与共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翻译:接受遗命以来,每到深夜都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理解:诸葛亮叙述了“受命以来”的工作,抒发了对陛下的感激之情,表达了誓死效忠的决心10.“忠诚、爱民、公正”是自古以来的为官之道,请你结合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苏轼和孔祯分别践行了哪一方面链接材料一】(苏轼)既至杭,大旱,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