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信息辨真伪[122].doc
3页网络信息辨真伪【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后,能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教学目标 】 1. 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2.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3. 培养学生利用辨别生活中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增长学生生活的阅历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目前,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有些信息夹杂着假成分,让人难辨真假,如同假冒伪劣商品一样,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盲目轻信各种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辨别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上当受骗,避免经济损失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网络信息辨真伪二、讲授新课 (一)鉴别、评价信息的方法有那些?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案例1:警方提示警惕“100860”短信“您账户余额少于10元,请适时充值以免停机。
欢迎使用短信形式的账单服务(免费)!发短信请回复号码……”警方提示,近期重庆部分群众收到这样的短信由于100860与移动公司的10086只相差了一个尾号,不少群众认为是移动公司服务信息,就按照此短信要求进行回复,结果话费被莫名其妙扣除 [教师活动]:问题:①受骗群众从哪里获得短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②该短信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④除了仔细看短信,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⑤评价受骗群众对短信进行回复,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发表对该例的看法及回复老师的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并回答总结上述问题结论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教师活动]:展示以下几条信息,并请学生回答获得那些有价值的信息1、吉林省将在明年把信息技术学科列入会考科目.2.著名歌星周杰伦将来宁演出,希望广大“粉丝”,前往观看3.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50%4.央行昨日调高存款利率5.北京:十一黄金周消费者投诉比去年同期减少三成6.长假之后抗病力处于低谷 医生提醒:秋冻要适度7.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大陆游客在台湾遭遇车祸8、中山大学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获取了什么样有价值的信息,为什么这些信息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回答分析总结: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结论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通过判定其时效来确定给信息的价值[教师活动]案例:1、新华网东京2011年3月11日电 日本东北部海域当天发生的里氏8.8级(中国地震局测定为里氏8.6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迄今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2、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3月11日发生的日本8.9级超强地震(13日日本气象厅已经宣布此次地震实际震级为里氏9.0级)作为该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强烈地震之一,将注定被载入史册问题:请同学们针对上面2条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查询鉴别那条信息是真实的?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查询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带领学生从“信息的来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而信息的来源都是真实的,那么我们还要判断信息的时效性结论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三、小结: 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过程主要参照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四、拓展: 常见信息的鉴别和评价(一)利用等通信工具发布的信息(二)身份证号码信息(三)虚假广告的辨别四、课堂作业 1小张准备将自家住房出租,但他怕将房子出租给了坏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看他能否将住房租给一个身份证号码220220198511247026的男子2很多论坛里会有这样的帖子“xxx牌子的数码相机低价出售,8成新,功能如何如何好,有意者请跟帖或者致电xxxxxxx联系”,如果你刚好有意购买,你会如何去判断和鉴别这则信息的真伪? 。
